回到学校培养学生“轻声细语“的问题,出发点是这样的:中国要和世界接轨,就要按照主流世界通行的行为规则来行事,主流西方文化讲究尊重个人的独立空间,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话者的声音会打扰旁边其他人。为了不影响他人,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小声说话,这是一种有礼貌有教养的行为,放大到整个社会就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为社会文明抹黑的人被称为“不文明“ 。当大家都要求一个人做出文明行为,这个人拒不执行,就被戴上“不道德“的大帽子。为了建设文明社会,符合国际社会的道德标准,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就开始按照这一套规则行事。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觉上觉得有问题,一是不应该迎合外国人,国际社会的交往规则不应该仅仅遵循强势的主流规则,后来者也应该将自己的个性带到国际交往中去;二是在学校中设立各种规则,用管理军队的思维管理学校,从管理者一方来说,是简单粗暴有效果的,可这显然已经不是发展现代教育应该遵循的行为理念了,所谓文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即使这种自觉需要通过强制手段固化,这个固化行为的发起者也不应该是学校,学校应该是启发学生个性的地方,而不是标准化的生产车间。
具体到“轻声细语”活动,“轻声细语”是需要让学生了解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在教育学生之前应该先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真实概念。
一、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轻声细语”的习惯?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中,缺少对个体时间空间的尊重,个体需求要服从于集体的需求。中国人也喜欢扎堆、聚团,喜欢大家庭、大集体聚会的热闹祥和气氛。集体主义优先的习惯也意味着是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优先,自己所在的集体热闹、和谐、气氛祥和是首选追求,至于旁边的另外一个集体是什么感受,那就顾不上了。中国人的个性经常处于被压抑状态,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够得到释放的机会。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是,在公共场合以集体状态出现的中国人喜欢大声喧哗,而个体的中国人,或者三两个人的小团队,往往表现的非常内向,安静。
二、“轻声细语”行为习惯是从哪里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开启了人本主义的先河,欧洲人开始关注人的个体的存在、权利、喜好,整个社会侧重对人的个体的尊重,个人的权利不容侵犯。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欧洲社会形成了许多尊重个人独立私密空间的习惯和规则。并且用“文明”“道德”等词汇强化标记,进而在欧洲人占据了世界人际交往的强势话语权时,将这种自己文化范围内的价值观捆绑推销,用道德力量强迫其他民族遵守他们对文明和道德的理解和规则。
中国人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和外国人交往越来越密切,在对外交往中遵照国际惯例,按照通行的行为方式,有利于相互沟通和交流。但是不是有必要从学校入手,把校园变成安静,秩序井然的场所,我们还应该多一些思考,至少应该确实搞清楚“文明”“道德”的真切概念再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