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选择困难症』。即便有,也不应该叫这个名字。因为这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想清楚才导致的,所以要叫也应该叫『没想清楚症』。——摘自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选择困难,是因为没想清楚。
没想清楚是因为想不清楚。
为什么想不清楚?
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多半是不想想清楚。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只要真正愿意想清楚,是不太可能一无所获的。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信息丰富且多元的世界,动动手指人人都能获取大量信息,只要有心。
之所以还有那么多选择困难、想不清楚,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愿意面对自己。不愿意挖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短板或缺点,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勇气。因为这会给人一种陌生的,不太舒服的感觉,甚至还会感到沮丧。
这就导致,即使我们主动分析原因,找到的也只是表面原因。比如,分析一个人没赶上火车的原因是:他没有提前核查一下发车时间。但这只是表面原因,进一步分析真正原因,其实可能是他『本身比较健忘』,或是他压根就对这个旅程『不上心』。
很多时候我们分析原因,只是浅尝辄止到『没有提前核查』——这种动词性的描述上,而不会深入到『不积极』——这种形容词性描述。而实际上,前者那种『没有做XXX』的动词描述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而后者类似于『不积极』这样的形容词,才是这件事的真正原因,才是我们真正的内心。
如果不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做出的选择永远都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选择』。
我大学毕业准备考研的时候,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考本校研究生,二是外校研究生。当时特别纠结。
于是,我采用了那种非常盛行的方式,就是找出一张白纸,题头分别写上『本校』和『外校』,两列底下分别写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自己做判断。
结果列出来一看,外校的优点是:排名靠前、认可度高、可能有更好的项目……
缺点是:不一定考得上
而本校的缺点的:专业排名靠后些、名声没有外校响、国家级大项目没有外校多……
优点是:考上的概率大
结果,当然,我选了本校。
其实你看,在选择之前,我心里已经有了每个条件的权重,『考上的概率』早就在我这儿拥有了一票决定权,只是我没好好问问自己,还在那煞有介事的做选择题。
所谓逐条列举对比的方法,对于无关痛痒的事情可能有用。但是,一旦要真正做决定(不论大事小情)时,要么不用,要用也得深思熟虑之后才有效。
如果不能客观面对现实,就永远也列不出真正的优缺点。优缺点其实是很主观的东西,因为它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对你更重要。对一个人生刚刚开始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新鲜和尝试最重要;而对于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最重要的可能是熟悉和稳定了。
当你内心已经不自觉地有了先入为主的倾向,这种看似深入的分析,不过是求一个心安理得罢了。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尽快长大。不是生理,是心里,是想法。尽早学会以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审视自己,考虑问题。这不光是关乎自我成长,更是逐步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小孩子的心理是总会想要依赖别人,不想长大其实就是不想面对。
越早建立成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品格,就会在越早在心中多一份『相信自己可以独自做选择』的笃定。
其次,在做选择时,将目标拆分,需要细化的就细化,需要做功课就做功课,了解越多,下手越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再想问别人该不该置业、要不要投资、选什么方向时,不如先把自己的实际状况分析清楚,然后选择一个切入口,以此开始花时间学习,做足功课,慢慢扩展,再将各个因素补充进自己的选择『list』,这次是真正有效的『list』。
这一切虽麻烦但值得。『你要先吃掉胡萝卜,然后才能吃蛋糕』,前面辛苦一点,后面才有可能尝到甜。懒得做的结果就是糊糊涂涂地活。
最后,在诚实面对自己,又做足了功课之后,再加上一条,就能让所做出的选择更加事半功倍。
那就是把时间拉长。将不同的选择放在较长的时间轴上看,预测一下未来的样子。甚至可以借助一些科学方法(比如数学、比如统计学,比如那些在各个领域都能起作用的『跨界』公式和模型,那些原本就存在于自然界的定律),将长时间的『收益』量化,使未来部分尽可能多的『可见』,而不是只有一个脑海中的想象。试试看,如果真的能够凭借多方努力画出一幅未来的样子,再做选择的话应该会手到擒来吧?
这就像你站在一个交叉路口,光凭眼前的一切或许无从选择,但当你手里有个望远镜时,一切就不一样了。
时而低头赶路,时而抬头远眺,才是合格成长者。
合格的成长者是不会有『选择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