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太初年间,汉武帝兴师动众,两度远征,击败了远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并初步征服了西域。此战是后世一个叫做丝绸之路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的关键一战。
倒是,很多腐朽的人并不认可此战的伟大意义。
第一,他们不认可指挥此战的统帅贰师将军李广利。
因为李广利出身卑贱,是个演艺明星出身,属于下九流,他的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一段时间内的宠妃。李广利是靠着外戚之宠才当上将军的。另外,后来他讨伐匈奴,战绩远不如二十年前的卫青霍去病。
英雄不问出处,李广利的出身不好,但卫青的出身还不如李广利,最初也是凭借外戚之宠才当的将军。至于李广利北伐匈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只简单说几句。李广利打匈奴的那十年,与卫青、霍去病打匈奴的十年,是有本质不同的。卫青、霍去病是反击匈奴,李广利是征服匈奴,可以说,李广利对匈奴的三战,每一次的难度都与卫青、霍去病最后一次漠北之战的难度相当,不能简单机械的对比。
第二,他们不认可伐宛之战的成果。
此战历时四年,劳师动众,损失巨大。汉武帝动员了海量资源,单看第二次远征,汉朝动员了六万大军,实际也有三万人出关,却只有一万多人活着回到玉门关。而近三分之二的减员,一不是因为缺粮草,因为西域各国都竭尽所能出粮保平安,二不是战死的,因为战斗根本就不激烈。真实原因竟然是各级军官贪污腐败,克扣粮饷,致使士卒大量冻馁死亡。这样的损失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这六万大军普遍是临时征召的地痞流氓,其军纪军容可想而知,不能代表汉朝正规军的作风。
强调一下,这是两千多年前,这是中国人尝试远征的开端之一。在此之前的远征,无论是秦朝远征南越,还是卫青远征漠北,都有巨大的战损和失误。卫青那次,虽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光荣,但也有李广、赵食其迷路的低级失误,十四万战马出塞,只有不到三万回来。李广利首次远征的同一年,赵破奴率二万大军远征匈奴,被八万匈奴人包围,最后竟然因为主帅赵破奴擅离岗位,亲自出去找水,结果被俘,导致群龙无首、全军覆没。应该说,那时的远征,缺乏理论指导和技术手册,都是边摸索边实践,一边远征一边学习远征。经过西汉十几次实践摸索,中国人在远征方面的军事理论和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在此基础上,到了东汉和三国时期,很多政治家和军事家都能驾轻就熟、如有神助的保障和指挥远征了。
第三,他们不认可伐宛之战的意义。
他们认为此战纯属汉武帝穷兵黩武,就是为了百十匹汗血马。其实不然。汉朝祭祀皇天后土的高级音乐郊祀十九章的第十章,歌颂的就是天马,可见此战的意义非同小可。
此战打出了西域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在回师的路上,途经龟兹,李广利公然宣称:“外国皆臣属于汉!”西域各国对于汉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了真实认知。此后,西域的农产品、矿产品大量输入中国,丝绸之路真正打通了。可以说,是张骞凿空西域,是李广利最终打通了丝绸之路。
当然了,汉朝在西域的宗主地位,并非通过此战一步到位的,此战只是开局而已。凭借此战之威,汉朝开始在渠犁屯田,渠犁就是库尔勒,汉昭帝时又在轮台屯田,汉宣帝时又在车师屯田,最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成为汉宣帝时的西域都护府。匈奴投降之后,汉朝最终成为西域无可争议的宗主。
所以,汉武帝在御制《天马歌》中,豪迈的宣布: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