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510426
时光荏苒,实习已距现在有段时间了,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昕昕小朋友,下面我就说说关于他的故事。
Part 1
首先昕昕他是一位中班的小朋友,虽然他年龄足够上中班,但是他完全没有掌握中班孩子该有的技能。他每天早上都是最晚一个去幼儿园,下午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幼儿园,而且每天早上他都不是“安安稳稳”的顺利进入班里,总要逛哒逛哒才进去……他的种种行为在幼儿园已成为一件平常事儿。可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很是好奇,哈哈~~据了解,他是单亲家庭,从小妈妈抚养长大,事事都由他,而且如果一旦他犯了什么错误妈妈不是悉心教导而是直接就上手打,甚至身体上会有淤青,听到这个我一下子无法接受了。孩子本来从小就亲情有所缺失,按照一般情况妈妈应该是倍加疼爱孩子才对,可为什么他妈妈对他却是如此的“残忍”呢?
听说他姥姥也是单亲家庭出生的,在当时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他妈妈~他,你们知道了吗?hahaha
Part 2
昕昕对于幼儿园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不感兴趣,每天课间活动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超级兴奋,跟着老师蹦蹦跳跳,开心的不得了,而他却表现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东瞅瞅西看看完全消停不下来,一会挑逗一下左边的小朋友,一会挑逗一下右边的小朋友,基于他的这些行为免不了会听到其他小朋友各种各样“告状”的声音,“老师,昕昕打我了”“老师,昕昕他不好好做操,踩我脚了”………诸如此类,每天都是这样。不仅做操这样,在班里集体活动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刻都消闲不下来。我们都说幼儿应该自由自主去活动游戏,不能限制他的行动,可是昕昕已经超出了幼儿自由活动的范围,听幼儿园老师说,他有一次早上去幼儿园不是妈妈送的,是自己去的,(惊呆了,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儿自己就跑去幼儿园了,他是怎么在车速飞快的马路上穿行的?他又是怎么跑出家门的?(妈妈难道没有察觉吗?)
Part 3
短短的幼儿园实习已接近尾声,我也要收拾东西重新进入学校去“充电”了。在我再次去幼儿园收拾东西的时候再一次见到了昕昕,这一次昕昕似乎和往常表现的不一样,他不再那么调皮,那么不听话,而是乖乖的坐在座位上盯着我,在和老师们简单说几句之后一转头刚好注意到了他,他竟然主动和我笑了,他的表情仿佛是在告诉我不要走,我蹲下身子紧紧的抱住了他,他问我:“老师,你要去哪儿,还回不回来了?”我告诉他:“老师也要去学习了,不能再继续陪你们了,你们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呦”。就这样,时间有点急,我仓促的收拾完东西就走了。
我的幼儿园实习生活结束了……
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缺失。
(他的妈妈在幼儿期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过:心理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的指出了昕昕的问题,在我们未进入幼儿园以前(0-3岁)儿童都是从家庭中接受教育,而这一阶段对于幼儿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告状”现象
(处在中班时期的幼儿常常会“告 状”,这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感情。补充: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