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再喜欢过节了,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礼物,不再期待过年可以穿新衣服......这些都不是因为节庆的氛围没有小时候浓厚,而是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丢失了太多属于小孩子的情怀。
1.
距离扎着马尾辫,每天和同学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小学生活,已经过去了13年。
当时我们还很小,小到可以用稚嫩这个词来形容,小到当时还会有考出满分的可能。不知道是受老师的教育还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洗脑,我们很早就懂得过节要送礼这个道理。
记得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准备礼物,背着好朋友偷偷跑到小卖部去买一沓贺卡,对应好班里的人数,一张不少。长的特别好看的贺卡是留给死党的,上面会一笔一划真诚的写上祝福语,长的一般的贺卡就是给班里其余同学的。等到班里人都不在的时候会偷偷地放到每个人的书桌里,幻想着他们发现贺卡时开心的表情。
虽然过去了13年,记忆已经很模糊,但通过6年间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做这件事情来判断,那时的圣诞节对我们来说,是可以为朋友做些什么的日子。
2.
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发生在初中,又有多少人的叛逆是发生在初中。初中几乎是家长和老师口中“青春期”和“叛逆”的代名词,不论这三年我们怎样不羁,起码内心还是保有一丝情怀。
初中的我们情窦初开,看到那个TA第一次有了小鹿乱撞的感觉,但由于羞涩和紧张迟迟不敢开口,每天就期盼着如果明天是圣诞节多好,是元旦多好,是TA生日多好,反正是个节日就好,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TA送礼物了。
记得我的室友盼星星盼月亮的等来圣诞节,等来了和他男神的第一次互动。他准备好了贺卡和礼物,课间紧张兮兮的站在走廊上等着偶遇那个他,慌慌忙忙的把礼物塞到他手里,转身就跑,连对视的勇气都没,我说:“慌成这样,你连你名字都不敢告诉他,将来还怎么表白啊。”但她却说:“起码我给他说了话,说了圣诞节快乐,而且这是圣诞节,他不能因为其他理由拒绝我的礼物。”
这就是少女的心思啊,那时的圣诞节对我们来说,是可以和暗恋很久的人表白的日子。
3.
“表示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表示门卫叔叔食堂阿姨,很有夫妻脸。”距离和朋友一起挑灯夜战的日子也已经过去了两年。
高中对我来说,是那种吃苦也像享乐的岁月。虽然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还有抗击不完的学校政策,但因为有那些朋友,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毕竟现在再也找不到人上课传小纸条,冒着被叫到办公室的风险在课上一起看杂志。和那群人在一起,总是每天笑到肚子疼。每次圣诞节都很酷的说声:“圣诞节快乐!”就过去了,但平安夜一定会送一个苹果给朋友,并且用礼盒包装好,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所有朋友都可以平平安安。
那时的圣诞节对我们来说,是和朋友一起吃苦享乐的纪念。
18岁以后的圣诞节,因为街上人多不愿意出门。因为懒,不愿意精心准备礼物。我们到底还剩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