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理来说所有事情都可以从战略,定位,产品,用户,竞争核心等等方面去分析去思考,这无关乎大小。
但是,真的所有的生意都要上升到这种思考高度吗?不一定,主要是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有人认为,每天只要做五个蛋糕左右就可以的生意太小了,不值得讨论,或者不应该在这种商业群讨论?我不这么认为。
商业的本质是完成双方交易,刘润老师给创业者的建议是取半舍满,商业模型是1-3-2模式。
有人在想好的策略,好的方法,更好的方法,难道现实不应该是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找到最适合的办法吗?
有人说好吃才是王道,有人说引流的渠道错了,要去抖音那才人多。
我想说的是,先不考虑能不能真的在抖音上引爆,就算真的吸引人了,一个运城的用户想要买蛋糕,她们怎么交付?在这个资源阶段根本搞不定。方法都是好的,不适合这个阶段,做蛋糕的人也很无奈。
那么,正式分析一下:人工制作,无门店只有工作室,根据现在的快递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太原市当地的订单需求;生产能力一般,希望订单扩大一倍就好,既可以满足自己每天做烘培的爱好,也可以创造一些价值证明下自己的手艺。
这种性质的小生意,核心客群是周边社群,比如3km左右的两三个小区?几条街道,一两个商业楼大厦?可能不太需要所谓的流量池概念,你应该思考口碑与转介绍。
生日蛋糕的定位其实有一些问题,因为今天生日蛋糕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好吃?好看?贵所以代表心意?
其实就是一种象征了,是人们从小到大的习惯,是一种朋友爱人为了表现重视你的一种提现,至于蛋糕本身?但也不是没有区别。
现在遍地都是减弱蛋糕店,烘焙房,面包房等等,都有制作蛋糕的能力,基本上普通蛋糕的制作,材料,价格都公开了,而且因为物流的发达一些知名达人,连锁,专业人士直接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完成订单的搜集,并实现同城配送,这种你比不了,因为产能不够。
所以如果聚焦服务好一个小圈子,就有一个问题,过生日太低频了,一个人一年就一次。
高频是那种吃的蛋糕吗?是一些烘培点心吗?不是的,成熟的工作坊使用的商用烘烤机器和师傅们的制造能力完全就碾压你了,所以可能隔着一条街的一家面包店就能干掉你。
所以同样是蛋糕,花心思,有溢价能力,可能会赢得口碑,使用的场景相对高频,有在社群属性的朋友圈,电商等平台传播的可能,可不可以是定制的1-2人份的创意性蛋糕呢?
过生日给老人,小孩子的蛋糕,一大家人吃当然要大一些;男女朋友两个人过生日,过节日,过纪念日,或者就是想搞点浪漫,可不可以定做一个带点属于我们两个人故事的小蛋糕呢?
当然场景还可以延展很多,创意“小蛋糕”其实在今天属于一个价格比较模糊,利润空间不错的产品,因为人们更多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产品本身的创意性和故事性上了,在想着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心意上了。
另外看了分享的图,说实话我的理解就是一个蛋糕胚上面用各种奶油或巧克力浇上一层东西,然后放水果,摆件等小东西,不是没有吸引力但是很难做到带给购买者超预期的感觉,因为可替代性太容易了,留不住人。
所以我建议,目前最应该做两件事情的判断:
①是不是因为自己喜爱才去做的,如果只是闲着想做点事情,那么只能做出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别人喜欢的(因为你要考虑这是生意不是爱好)
如果是喜爱+通过获得他人认同增加自己的价值高和愉悦感(多卖出去蛋糕),那么转变一下目的,卖蛋糕是次要的了,那是手段,根本是通过自己的双手,用烘焙给买蛋糕的人创造愉悦的心情与满足感,那么你交付的不在是蛋糕,而是情感上面的最大化呈现。
那么做蛋糕变得其次,主动与买主沟通,购买的目的,送给谁,对方有什么喜好,需要准备那些小东西,有哪些细节是能够帮助买蛋糕的人打动那个接收蛋糕的人,这些都是能帮助你沉淀口碑,个体经营崛起的关键。
因为面包店,蛋糕房,连锁烘焙负责收银看店的员工是不会做到这种细节的。
那这些需要同理心,需要投入比做蛋糕更多经历的稀碎事情愿不愿意去做,其实也很关键。
同时根据想法尝试改良产品。
②去验证想法,把过去的引流品的投入换成新尝试的验证同时去打开口碑,比如免费给小区的老人家,写字楼办公室想要表白的暧昧男女,或者是你现在沉淀好的原始用户提供给一次情感表达蛋糕的服务,然后去获得反馈与改进。
其实流量瓶颈核心不一定是你的蛋糕不好吃,也不一定是这些人不愿意去推荐你的蛋糕,最可能是在这些用户心中你的产品适合的场景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太普通与平淡了,没有太多的情绪去转发,就算是客户转发了朋友圈,说实话他的朋友看到了,最多回一句生日快乐,也就这样了,谁还会关注照片里面的蛋糕哪里订的?
没有额外增值服务的加持,在今天这个烘焙房多如牛毛,物流发达,同城极速配送到家的时代,仅仅只是一个手工定制蛋糕,在获得东西如此简单的时代,很难在用户心中留下什么痕迹。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越写思路越不清楚,仅供参考吧。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