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韩寒出版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2011年,韩寒连发三篇博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2012年,韩寒创办“ONE·一个”杂志app;2014年,韩寒导演电影《后会无期》上映。
如果《1988》作为韩寒文学生涯的最后一本小说,那么这个结尾是灿烂的,如果“三连击”后韩寒博客从此关闭,那么这个结尾也是辉煌的。韩寒在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后,毅然转型做起了其他行业,不可否认,转型后的韩寒相当成功,“ONE·一个”线下文集出版八本销售火爆,处女作电影收获6亿票房力压群雄。就像他当年辍学,就像他参加“新概念”,就像他尝试玩赛车,如今的韩寒,不过是吃腻了文学这道菜,想换换其他口味。
可总还是有区别的,以前的韩寒很“酷”,不想上学就扔书包走人,看教育不顺眼就批判,觉得现代诗没内涵就嘲讽,认为中国社会弊大于利就抨击,他是文青,是公知,他走在时代前列。而如今呢?如今的鸡汤书盛行,韩寒便把大家的鸡汤盛到一个碗里,贴上自己的名字卖钱,如今电影界迎来黄金时代,韩寒毫无经验仅凭一腔热血,找几位明星编几个段子投放荧屏。退一步讲,就算他的文集他的app他的电影都非常优质,他也不过是时代大浪中的捞金者。
梁文道曾说:假以时日,韩寒可能是下一个鲁迅。很遗憾,我们没等来鲁迅,只等来一个“封笔”的韩寒。我很好奇,为什么短短一两年时间,韩寒突然变得不酷了,不再代表80后了,也不为劳苦大众发声了。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也许他只是在完成未尽的梦想,他从没打算让我们觉得他酷,也许从一开始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大家熟知的“文坛韩寒”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商人韩寒”,他与芸芸众生一样,不可能逃过宿命的安排。就像他出道时的那篇《杯中窥人》,毛巾吸足了水,渐渐沉到了杯底。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他自己的话:欣赏的继续欣赏,不欣赏的继续不欣赏,我同样欣赏你们的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