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症:通过“远虑”减少“近忧”
橡树最早是生长在欧洲最南部意大利一带的植物,但现在法国、西班牙都有了,最有意思的是,不是人为把它移植过去的,而是一种自然移植的过程:一个物种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居然不是依靠人的力量,而是因为一个“隐性玩家”——松鼠。松鼠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么一个壮举。
我们知道,松鼠是很勤奋的动物,它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未雨绸缪”的倾向。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松鼠也学会了“远虑”——通过“远虑”来减少“近忧”。
松鼠爱吃各种坚果,首先是松子,而欧洲南部的松鼠喜欢吃的是橡树的种子,也就是“橡子”。在橡子成熟的时候,松鼠每天吃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它会把掉到地上的橡子搬到某一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也有一些其它动物吃橡子,比如野猪,如果松鼠不把橡子藏得很隐秘,可能就被别的动物吃掉了。所以,松鼠不停地把捡到的橡子藏到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说,它藏橡子的地方会离橡树比较远。
松鼠收藏橡子的目的也很简单:到了冬天没有橡子,没有可吃的东西的时候,它就可以去找自己藏的橡子吃。
但是,就像我们人也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你藏了一个东西,总是害怕藏得不深,但要找的时候,又发现自己藏得“太深了”,根本就找不到了——就像我们编密码,唯恐这个密码不够安全,编得极其稀奇古怪,记起来就非常费劲。
据统计,松鼠藏的橡子当中,至少有50%是它再也找不到的。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到了第二年,那些它藏起来但是没有吃的橡子发芽长出了橡树。一年又一年,橡树的生长范围不断扩展。几千年、上万年之后,它就离最初物种生长的地方很远了。
松鼠的这个特性,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松鼠症。
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像松鼠一样,由于某种担心和恐惧,就会不停地去收藏一些东西以确保不时之需。这个行为最初是有明确目的的,是很理性的一种行为,但是,当这个行为被不断重复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存储到了我们的基因里,成为基因层面的习惯——本能。
这时候,这个习惯就不管它最初的来源是什么了。
认知阑尾
二三十年以前,很多中国人出国以后勤工俭学,选择在中餐厅刷盘子——这是门槛最低的挣钱的活儿。于是很多留学生刷盘子刷到最后,形成了即便不需要刷的时候,只要看见那个盘子,就不能忍受上面的脏东西,必须刷一刷。当时有一句讽刺的话就说:出国三年,回国以后见到圆的东西都想擦一擦、刷一刷。
从这个过程里我们能看到:有明确目的的理性的行为,经过反复的重复以后,会形成一种“自动化”。这种“自动化”已经凌驾于最初的目的和最初的理性设计之上了,会变成一种自在自为的习惯,甚至是一种本能。
这种“自动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性相近,习相远”的“习惯成自然”。习得的东西最后变成了一种“近似于天然的、本能的东西”。这种“近乎天然的、本能的、渗透到基因层面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义、无对象的习惯和行为。
无论是在行动、语言,还是思维上,我们都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非理性、无意义又很顽固的,挥之不去的”习性,它没有用,甚至有害。
比如我们说话的时候,在特定的场景下,自然就会紧张,而这种紧张会让你去使用一些词语和一些表达方式。这个过程一再重复的话,你的语言中就会有好多毫无用处甚至是垃圾式的表达方式——口头禅。
每个人都会“完全意识不到”地去保留这些东西,甚至想都没有想过怎么去除,而如果你不刻意去掉这些“口头禅”的话,就会成为一种冗余的累赘,甚至是有害的。
语言上如此,行动上也有类似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有职业病:如果你是医生的话,就会形成某种不自觉老爱洗手的习惯。洗手本身是个好习惯,对于医生所处的场景来说,严格养成洗手的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长期从事这个职业的话,这个习惯不但会自然形成,在形成之后,它还会被自然地携带到其它场景当中,而你自己不自知。
生态位决定认知,特定的生态位一定会导致特定的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有些时候会给你带来优势,但是离开了那个场景,或者场景已经切换,你的这种习惯却不会自然地切除,那么,它就会变成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
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认知阑尾”,就是曾经有用,但随着场景的变换和长期进化,已经丧失了它的必要性,不再有用,起不到好作用的东西。
我们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工具,甚至一个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方法,在起不到好作用的时候,常常会起坏作用。比如公司里那些做事情特别少的人,一定是给公司制造麻烦最多的人——这种人就属于“人力资源的阑尾”。
对我们个体来说,认知上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阑尾,我们要及时识别、切除这种阑尾,避免关键时候给我们制造大的麻烦。
今天的课后,大家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自我检测:佛教讲“身、语、意”,身是行动,语是语言,意是思维、习惯。在这三个方面,你有没有类似于阑尾的东西?通过和你最亲密的人、常接触的人的交谈,让他们告诉你“有哪些东西是你认为自带的,而他们觉得完全是没必要的”,把它找出来,然后制定一个切除阑尾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