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王卫 差异化 快 战略定位 电商
字数:2481字 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今年2月份,顺丰,王卫无疑是两个炽手可热的搜索热词。2017年2月24日,顺丰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顺丰控股”,这标志着顺丰控股正式登陆A股市场。掌门人王卫身价接近1900亿元,超越马化腾。至此,一向低调的顺丰总裁王卫以快递起家,身价却堪比互联网巨头马云马化腾,因而被推上媒体的头条。
王卫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基本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媒体鲜有报道,百度搜索图片除了近期上市的几张照片,前期能找到的照片屈指可数。当然,这反而愈发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此位王总到底是何人物?
顺丰无疑大家是非常熟悉的,不管是在公司还是作为个人,我们或多或少都用过顺丰快递。但是对于这家公司尤其是背后的掌门人,我们从现有的报道和数据中,实在难得其全貌,故只能以管窥豹,只见一斑。
我们先来看看顺丰和国内三通一达2016年的数据:
2016年,顺丰实现营业利润36.9亿元,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同期增长44.20%。数据要远优于三通一达:圆通速递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3.5亿-14.5亿元,申通快递为12.4亿-12.5亿元,韵达股份为11.6亿-12.2亿元。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递净利润预计为20亿元左右。顺丰快递业务的成功,无疑是王卫战略定位和苦心经营的结果。
而从顺丰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王卫的行事风格和胆略对于顺丰整体发展的影响:
1993年,在前期帮人在港深两地送货的基础上,24岁的王卫用从父亲处借来的10万港币,在香港九龙佐敦道吴淞街成立公司,顺丰正式诞生,在这之后顺丰几乎垄断香港到内地的商务快递。
2000年以后,他开始对各地加盟商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成立总部,将地方站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2003年初,Sars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
2009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2012年开始,顺丰就开始做自营生鲜电商“顺丰优选”。
2013年,顺丰宣布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三家具备国资背景的大鳄签署入股协议,三家机构投资者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有消息显示该笔融资金额在40亿元左右。
2014年,顺丰开始涉足O2O,推出“嘿客”线下店,定位于“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下体验店”。
2016年4月,顺丰快递小哥被掌掴,王卫声明表示:如果顺丰快递小哥被打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2017年2月24日顺丰正式亮相资本市场,在深交所上市,立即获得市场的追捧,王卫身价一度超过马化腾。
顺丰在国内快递行业无疑是标杆,也创造了业界多个第一。在尝试了加盟方式快速扩展之后,王卫在2000年开始就确定要全部做直营,而先于顺丰上市的圆通快递,喻渭蛟在2006年,他才已经意识到要由加盟转为直营,并且开始在一二线城市收回加盟,变为直营。由此,可以看出两人对于企业经营战略定位,节奏把控的差异。《功夫》中有句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王卫显然已经领悟到了真谛,将顺丰定位于高端业务,并且从02年租飞机开始,通过“快”这个独门武功,顺丰在效率和速度上与国内其他快递逐渐拉开距离。而圆通到2015年才拥有第一架飞机。有人会说,“快”谁不会啊,今天顺丰你快,明天其他快递可能比你更快,这能作为核心竞争力?是啊,谁都知道快好。可是不是谁都能快,也不是谁都有必要这么快。顺丰的之所以能凭借“快”屹立于江湖,一是具有先发优势,通过定位将快这个特点与顺丰品牌链接,并且深入人心。二是,通过管理运营和持续的客户体验将这种先发优势固化成自己的综合竞争力。王卫深谙差异化竞争之道,并且通过实现这种差异化的竞争,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顺丰快递聚焦于文件之类小件货物,并在这一点上发力。为此,顺丰放弃了不少可以挣钱的大货运送项目。表面上看,顺丰就是服务好,快。而后面背书的是根据这个战略定位而进行的分拣中心的布局,物流数据的挖掘、管理体系的优化、智能物流技术的革新,以及整体企业文化的塑造。这并不是竞争对手想抄就抄的,而且你抄了也未必就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人家已经把这个位置占了,比如其他的民营国内快递目前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直营管理。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大概可以看出,王卫是一个有魄力、敢想敢干,并且意志力坚定的领导者。因此,他能20多年来坚持自己的战略定位,并且创造行业内多个第一。并且由于高中之后就出来闯荡江湖,对于中国传统商业的规则必定是谙熟于心,游刃有余。另外,从他拒绝fedex的收购,引入招商局等红色资本可以看出,他对于国内的营商环境和政治因素无疑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年少多金的时候,王卫曾表示,自己也有过一段暴发户一样的心态和张狂,而后由于其夫人和佛教的影响,心态逐渐发生转变。这可能也是王卫一直以来保持如此低调的原因。
但是王卫的野心显然不仅局限于物流行业,根据新闻报道,在王卫的战略布局图中,国内速递、国际快递、仓储、顺丰航空仅仅是其占比1/3的格局,他将顺丰的触角延伸向更大的商业帝国,即包括B2B、B2C、C2B、O2O的全零售布局,同时随之配套的还有金融、移动互联、大数据战略。王卫对此则用一句话描述了顺丰的蓝图:“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可是在物流之外的延伸,比如B2C,O2O,王卫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是经验丰富,资金充足的,比如阿里,京东。这意味着这将是一场硬战,因为王卫在此方面并无太多经验,而且他顺丰速运的经验也无法直接移植到电商行业,目前从他的电商战略的受阻可以看出来。
2016年5月,顺丰借壳上市的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顺丰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近16亿,亏损的原因是“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这场烧了10多亿的O2O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此后嘿客经历两度改名,被并入顺丰优选业务体系内。而顺丰优选此时也正遭受困境。成立四年,连换四任CEO。在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等生鲜电商的夹击下,突围乏力。
那顺丰在电商领域为何发展不畅,未来是否有突围的机会?顺丰是否会坚持百货公司战略?我们将在下一节中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