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让孩子快乐的玩耍,开心的吃东西,总之让孩子各种爽。
蒙特梭利在《儿童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孩子是父母的父母,父母要多向孩子学习。
孩子教会了我们很多,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可以在儿童节的时候,重新学习、反思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像护士节的一个作用,是为了强调护士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要向孩子学习什么呢?孩子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01 颜值
每个人刚出生时就是靠颜值吃饭的,而且每一位都是“卓别林”式的喜剧巨星,表演天赋出众,肢体语言丰富,因为宝宝根本就无法靠语言传递信息。
为什么人们喜欢高颜值,而且总是以貌取人,以貌取物?
也许是因为所有我们的宝宝就是靠颜值吃饭的,我们最开始喜欢宝宝,就是因为他们的颜值,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宝宝让我们养成了以貌取人的习惯。
02 学习迭代
孩子简直是个学习机器,他可以轻松的学会很多东西,包括各种语言。我们该学习孩子的学习方式,从中寻找启发。
学习就是模仿,宝宝学会任何技能,都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不断进步,不断迭代。
如果说小孩的肉体之身是“硬件”,那么小孩的意识就是“软件”,宝宝在成长中,其硬件与软件同步迭代,或者是交替促进迭代。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小孩成年后,其身体硬件将达到一个峰值,但是人的意识却能继续迭代升级。这说明软件比硬件更重要,看不见的”意识“远比看得见的表象重要。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些看不见的意识领域(人文)潜力更巨大,尤其是当看得见的内容研究殆尽达到峰值后,人的意识领域将达到更高级的状态,反过来带动硬件,并创造今人无法想法的未来。
03 如肤如体
为什么我们喜欢光泽度好的、反光的物体,喜欢手感细腻、有温度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婴儿的皮肤细腻、光滑、平整、无痕导致。
受孩子皮肤的影响,我们会喜欢所有接近婴儿皮肤触感的东西,比如最好的天然皮革、丝绸等。
受孩子皮肤的影响,我们会喜欢外表完整无瑕疵的水果蔬菜——即便这不是判断果蔬好坏的正确方法,事实上,很多天然的果蔬长得都很丑,甚至有些外表不平整的水果反而是最香甜的。
由此可见,受孩子皮肤影响带来的认知,也有错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时候,那我们就该打破这种认知,避免被其误导。
潜意识深处,当我们看到、摸到接近婴儿皮肤的东西时,就仿佛是看到、摸到了婴儿,因为我们人类喜欢婴儿,所以也喜欢一切接近婴儿皮肤的东西,以及其他接近婴儿的东西。比如婴儿的小个头。
为什么我们喜欢所有小的、“mini"的事物,并认为小的、”mini“的物品更加可爱和讨人喜欢??尤其是讨女性的喜欢??因为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宝宝,以及他们的可爱。
04 模仿系统越狱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沿袭宝宝从小就习得的模仿能力,模仿已经成为我们的本性、本能,甚至是毫不怀疑的本能,直到犯错了、挫折了才能反思。我们模仿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模仿一切能认知的事物。
但是,我们作为父母去看宝宝,就会发现,宝宝的很多模仿是错误的,或者说很多东西是不能模仿的,要么他还不具备操作的能力但这个东西是对的,要么是这个东西是错的所以不能模仿,这些是否能模仿的认知判断,宝宝是不知道的,他想不到,也无法认知得到。
从这种角度上说,父母就是宝宝的上帝。上帝决定了宝宝的认知系统、模仿系统。反过来说,要想宝宝拥有与众不同的认知系统,必须改变上帝,改变上帝→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长大后的宝宝,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做的所有模仿,是否也有错误,甚至是绝大多数都错误的呢?人类自己能做出判断吗?能够认知到吗?还是有不可逾越的瓶颈?
为什么很多改变世界的人类天才,其童年都与普通人不同,或单亲、或父母离异、或家暴?因为这些天才在他们还是宝宝时,他们在不断模仿时,没有受到父母的过多干预,他们的模仿系统与众不同,是被越狱的非完整系统。
和平年代,能诞生更多优秀的模仿人才,世界得以在稳定的系统中繁衍运行。但是,唯有动乱、战争时期,才能诞生更多的具有改变世界的人才。
05 好奇心
孩子对几乎所有东西都感兴趣,都好奇,都很想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用,都恨不得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都想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有人说,创造性之根源就是好奇心。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换言之,如果缺了人的本性,那可能就不算是个人了,也就是说,如果缺了求知之心,可能你都不能算是人了。
好奇心是求知更本源的一种驱动力。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很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玩一样。我们成年人对待求知以及自己的好奇心,也应该像玩一样,孩子怎么玩?我们也应该跟着怎么玩,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求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