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的一生都在为辅佐鲁桓公而活,即使到后期,当上了国君,之后也想着将君位还给桓公,可最后却遭人陷害死于奸臣之手。
一、隐公的地位
鲁惠公的原配夫人孟子死后,娶了继室声子,生下隐公。后来宋国宋武公有意与鲁国结亲,想将女儿仲子嫁于鲁国。惠公与仲子成婚,而且被奉为鲁夫人。后来仲子生下公子允(即鲁桓公)。
在这里看,隐公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
百度百科中提到,宋国仲子本应该是要与隐公成婚的,但鲁惠公看仲子如此美貌,贪恋其美貌,自己便将仲子娶了过来,还奉为鲁夫人,仲子生下桓公,桓公虽年幼但为嫡子,所以地位颇高,而隐公为继室所生,所以本就是没有即位可能的,但后来隐公即位,为他的悲剧结局埋下隐患。
二、隐公在位期间的政交
惠公死后,大夫们觉得隐公年长且贤能,被大家举荐做国君,但两人的尊卑关系在当时的鲁国并没人知晓,而隐公又有自知之明,所以隐公一再推脱,后不得已怕允日后无法即位,就以摄政的名义来即位,被称为鲁隐公。
隐公共执政十一年,这期间,局势纷争发生在郑国、宋国和周朝之间,而鲁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比较和平。惠公晚年时,鲁与宋战,隐公即位后,立即和宋国和好,恢复了以往的关系。
隐公即位六年,又与郑国修好。在郑国与宋国之间的战争中,鲁国一直保持中立状态。直到后来,宋国外交失误,鲁国才倾向于郑国。
隐公与周边小国的关系也十分友好,即位初期,就与邾国签订了盟约。
隐公十一年春,滕国与薛国前来拜见鲁君,因谁先朝见而争执不下,隐公在当中调节,才作罢。隐公后与郑庄公、邾僖公攻打许、宋两国。
这一切都表明了隐公对于外交方面的关系,也是在为日后桓公即位铺路。
在攻打许、宋两国期间。公子挥(鲁国大臣,又称羽父)都立了大公,这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为以后隐公之死留下隐患,这也从侧面表明,隐公在政治能力上的不足,不知道如何约制下属。
三、隐公之死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公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7]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替罪羊挡了过去。
《春秋》没有记载鲁隐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为要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春秋》也没有记载隐公死的地点,是不忍心说明。
可以说隐公的一生都活在公子允的影子里,他在为人方面太过宽厚,不够狠厉;政治上能力不足,不懂如何约制下属,惨遭奸臣陷害。他在做君主方面还是有他的不足之处。
清高士奇(清朝著名学者)认为:鲁隐公之失,不在于让位,而在于让位之道考虑不周。惠公去世时,太子姬允已经六七岁了。隐公此时之上策应该是学其祖宗周公辅佐成王之故事,“抱负以临群臣,听国政”。这样,自己代理国相,行摄政之事就名正言顺了,以后想归政于太子也比较容易,即使有奸人想从中挑拨,也难以找到借口。而如今,隐公成了事实上的国君,不管国人,大臣还是国际舆论,都承认这个事实,并且不知道他对太子的真实打算。虽然他有退隐的准备,但仍不足以安抚太子的不安,也不足以杜绝羽父之流的野心家的阴谋。所以,隐公有心让位,或有其事。但贪恋权位,犹豫不决,则是祸根。加上自己的政治能力本身就不足,不但不知如何约束下属,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他最终沉没也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