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上的第3篇文章。希望用《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所得所思,希望能够得到反馈,欢迎留言讨论。
这是我参加知识管理训练营,使用速读法学习的第一本书。所思未必成熟,但希望与各位书友商榷讨论。
首先,先谈一下一小时速读法。
1小时速读法:让你读书更高效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一开始确实很不适应1小时速读法,因为我爱好看书里的精彩文字、爱好看故事的来龙去脉,总觉得书要细品才能读出思想与味道。但“六哥”告诉我们,有些书其实不用慢慢品。
那么,是哪一类书籍呢?实用类书籍。想想也是,现在工具淘汰、技能更迭的速度太快,可能今天掌握的技能明天就过时了,对于这类书籍确实不用慢慢品味。
例如今天提到这本畅销书《刻意练习》,它也是不用细品的书籍。按照“六哥”交给的方法,我虽然没有达到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却也在2个半小时左右读完。
我的步骤是:
1.构建游乐园导游图:30分钟浏览作者序、目录、封面封底,并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速逛游乐园项目:1个小时浏览全书的重点:标题、加粗字体、段落开头和结尾,做标记。
3.精选游乐项目玩:30分钟看自己感兴趣、看不懂的内容,并做好笔记。
4.复盘游览经历:30分钟回想全书精要,并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今天已经是看书后的第二天,依然能够记住书中的一些技能,拿到了想要的东西,感觉确实提高了自己的读书效率。今天的这篇文章则是输出为我所用,花费3个小时。
言归正传,还是先写写我从此书中获得的启发吧!
打鸡血:无天生才华,靠后天努力
全书有多处都是针对“天生才华”来讲的,如:
帕格尼尼奇迹的背后是:他在之前就已经用一根琴弦作曲和表演;
莫扎特15岁创作第一首曲子时,他就已经经过了十年的刻苦训练;
自闭症奇才的超常能力却是后天获得的,靠的正是杰出人物采用的训练方式。
所以,书中有句话写得很好:事实上每个人都能唱歌,在美国的文化中,大多数不会唱歌的人不能唱歌,原因只是他们从来没有练习过,没有想办法去提高自己唱歌的技艺。
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不会的那些技能,是不是自己真的就坚持努力过?相信你和我一样有了答案。
所以,作者在研究了大量杰出人物之后得出的结论是:
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加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换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如果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那么,他们的作用会慢慢消失。
令我备受鼓舞的话是:
最好的办法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并努力想办法去开发这种潜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与此类似,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力,只是,我们的潜力因为我们自己的局限或者逃避没有发挥出来,而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潜力并突破舒适区使用它。
是不是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原来我的潜力是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只是我没有去开发它!
教方法:掌握技能有捷径,你我皆可复制
在书中,作者教了比较实用的刻意学习的方法。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刻意学习适用的领域,有如下4个特点:
1、有客观测量标准的
2、竞争性,能够不断更新迭代
3、形成规模的
4、有好的训练方法的导师或者教练的
亲爱的书友,可以以此衡量自己想要学习的领域是否适用于此种方法?
那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书中给出了工作、生活中不同的使用方法,而且多处会有一些不同的方法提示,我把他们概括为:
一、有目的的练习
如何做到有目的的练习呢?从通篇来看,主要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建议要分解成一个一个细小的可达成的目标,然后一个一个渐进式地达成,以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2.专注投入。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一次只解决一个任务或者完成1个计划,把练习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保证100%的努力来练习。
3.走出舒适区。需要不断地制定处于舒适区却离的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这样改变最迅速。
对此,我找到了之前时间管理混乱的原因了,我常常不会去分解目标,有时候把目标定的太高,但给自己达成目标的时间又太少,然后就各种“焦虑”。一旦我把这个目标定义成能完成有挑战的目标时,心里就平静了很多,然后就一步一步去完成呗。
二、学习创建心理表征
在书中,作者概括为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而杰出人物的心理表征,书中作者称一位国际象棋高手应该有5万个数据库。
所以,捷径就是:我们去学习大量的心理表征,就可能追赶上杰出人物。那么,如何创建心理表征呢?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杰出人物
那么怎么确定杰出人物呢?
第一,可以用行业客观的指标去衡量;
第二,可以了解下同行的评判;
第三则是可以听听合作方的意见。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了解一个人的三个方向:行业标准、圈子声音、合作意见。
2、找出杰出人物的训练方法或心理表征
确定完杰出人物,那么最最重要的就是找出杰出人物的训练方法或心理表征。作者在这方面交代得比较粗略,总体来说就是提出两个问题:这种能力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训练使那些能力成为可能?
3、总结规律,形成心理表征
当你能够总结出杰出人物的经验时,你也就形成了这项练习需要的心理表征,然后就不断练习它。
4、找到优秀导师
如果要达成捷径,书里最推崇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优秀的导师,他未必是最杰出的人物,但他一定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有一定的技能训练的经验。这方面可以根据他以往的行业表现情况来做参考。
那如果没有导师怎么办呢?就只能创造机会学习。比如加入一个学习团体或者有一定的练习机会。
对此,我也对照了自己一下,原来自己虽然也读过许多书,却不会形成知识体系去运用它,我想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总结过他们的心理表征,也不知道找导师帮忙。这一次,对于知识管理,我就找“六哥”来做指导了,从学习的前面两课来说,已经让我提高了不少效率。
三、运用心理表征
了解了心理表征之后,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刻意练习它。在练习步骤上,我会总结为以下五点:
1、创造机会
就如上面所说的,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者加入一个学习团体是为自己创造了学习机会,父母从小就开始培养技能也是创造了机会。总之,就是无论跟导师学还是自学,都得开始练习。
2、边干边学
这就是强调行动力,哪怕现在不完美,也可以边干边学,因为这表明你已经开始练习了。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3、即时反馈
这是作者最强调的内容,他专门提到了3F理论:专注、反馈和纠正。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并问自己或者问旁人有哪些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足,需要提升的方面是哪些,以及如何提升。然后改进训练方法去修正练习,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这也是杰出人物和普通人练习的最大差别:有效的练习与有量的练习。
这里我的感触最深。
我工作已经有9年了,其实技能增长最快的时候就是最开始的几年,那时自己会为了做出一个完美的专题而参考数十个专题模板,会为了一个标题而不断学习和修正。但是年岁越长,似乎懒惰的惯性越大,总结越来越少,因此进步也越来越慢。现在终于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还好,有知识管理训练营的同学为伴,有“六哥”的指导,我相信我会不断付诸行动改进的。
4、分析停滞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时候会懈怠,有时候不愿意继续前进,这时候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停滞”。
对于停滞,作者认为有时候不妨停下来,采用一些新方法挑战自己或者做不同的事情,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思考我们停滞的点在哪里,还有为什么会停滞,然后,设计一套方法专门来训练自己的弱点。
但是有时候的“停滞”就是动机不足,那么如何保持动机呢?
5、保持动机
作者在保持动机方面总结为两点:一是强化继续下去的动机,既可以从外在的社会动机入手,从情感或者旁人激励来产生作用,也可以强化内在驱动力,要有坚信自己能力和成功的信心;二是弱化停止下去的动机,比如养成留固定时间练习的习惯、注意身体保养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或者将专注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同时,还要精心设置目标,前面都已经提过方法了,其中还特别提到一点:当自己达成了一个小目标,不妨给自己一个奖励,这将强化继续下去的动机。
6、创新方法
这主要是在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中提到的,作者认为,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长期的刻苦练习与保持专注的,同时,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满于现状,他们总是寻找各种办法来向前推进,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我们掌握一些心理表征后,也可以寻求不同的方法来推进,创新的方法将会开创杰出的人生。
忠事实:会思考的长期练习方成大师
作者比较客观的是,并没有完全否定“1万个小时”练习的理论,而是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反馈、不断纠正并且长期刻苦练习的人才能成为大师。请注意,刻苦练习是基础。
确实也是,例如“六哥”长期坚持阅读,才有了知识管理的输出,所以,踏实地搭牢每步楼梯,才能登上大师的高峰。
看完全本书,我发现本书有个特色,就是逻辑清晰,重点明确,基本上每个大标题就概括了该段的内容,其间具体的例子、大量的篇幅其实是进行论证的,这应该是实用类书籍的主要写作方法,这样的书用速度法确实很有效率。
我也学着刻意练习了一下,当我开始按照这本书实践的时候,却发现了如下问题,却是作者没有告诉你我的:
一、刻意练习也有局限范围
是的,书中研究的范围主要是:音乐、国际象棋、高尔夫等方面,但是例如个性化写作、知识输出、设计等领域,我想还是有一些局限性的,因为可学习的是技能,却绝非思想。
二、思想应该如何提升
这就是我想讨论的第二点,虽然有些大师可能是技能卓越,但有些大师的深厚的思想功底,感觉却很难超越。但此书中却没有提及方法,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应该传授技能而非知识,但我想技能的提升虽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也就难有思想的飞跃,应该两者并重更好。
三、有效的心理表征如何找到
其实运用刻意练习,我想最难的点就是如何获取有效的心理表征,虽然找导师学习刻意做到,但我们自己学习也能发现,有时候冰山上的心理表征容易发现,但冰山下的心理表征、甚至是导师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关键的心理表征却很难去总结。虽然书中提到了访谈法,但也只能管窥一斑吧。
或许因为我看得不够仔细,欢迎各位书友能够解答我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刻意练习》这本书让我发现了我学习方面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新方法去快速学习技能,收获还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