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郊区有一个偏远小山村,被世人称为『晋东小延安』,它就是辛庄。辛庄临靠马庄,韩庄,与平定县南庄村相距三里。
在抗日年代的革命烽火为辛庄人留下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第二专区平定(路北)县一区 ,还是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刘鸿达的故乡。
一碗白开水
下午三点半,天气很热。我走进村里的便民店。屋里,围着桌子坐着七八个村里老人正在说说笑笑。我买了几瓶矿泉水,正准备用手机结账时,店家高诉我,不能用手机支付。这时的我才注意到柜台上放在一部很旧手机诺基亚,是那种黑白屏的。是,手机方便我们生活的今天,在这里,却没能派上用场。由于我身上没带现金,只能作罢。
我正准备转身要出门时,便民店主说到:“孩子坐下来吧,喝一碗白开水也可解渴”。她急忙弯腰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黄色铁碗,提起地上的暖壶,倒满了一碗水,递给我。
我连声道谢。
找了一处无人的位置坐下,端起碗一口气喝完。旁边的老大爷一边瞅着我,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对于我这外来客,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和我拉起家常。我从这些老人身上似乎看见父母的影子,从生命中流淌着朴实的爱。
城里的你,在农村,你也许会稀罕满树开的正香的槐花。也许会看到一棵香葱树而兴奋。也许看到门前的韭菜会停下脚步多看几眼。但在农村让你最舒服的事,淳朴的民风和乡亲最实在的一面,这些你是在大都市无法体会到。
从便民店出来,我们朝抗大学校走去。现在的抗大学习已经成了辛庄村村民委员会。再到辛庄,给我的感觉和三年之前完全不同。
当我走在村里,村子有些冷清。凭着记忆我找村子几户有名气的院落, 可大门紧闭。我无奈只能求助坐在离老槐树不远处台阶上老大爷。他们告诉我去大队找一个姓李保管。只有他才可以带我们去看古院。在不远处传来广场舞的声音,两个中年女子随着音乐节凑摆动身体,一只狗懒散的躺在边上算是她们的看客。这也是我这次辛庄之行碰到年纪最轻的村里人。
当我找到村委会,说我要看村子的古院时,这位保管很乐意的为我们此次游辛庄当了导游。首先我们来到了刘鸿达的故居,大门是吞口门楼,将军石的石雕,三维砖雕。院子里正屋就是抗战事情的照片,院落有些杂乱,好像很久没有人收拾,偏屋正在重修,可是新的墙壁与大门有些格格不入。
南院,在村里也算有名的古院。
提起南院,我就会自然的想起三年之前来这里的情景。我的印象中,那时的村民对村子开发旅游都抱着乐观而积极的态度。单说这院子的主人,他是一位不到五十的中年男子。长期在外打工,听说村里要搞旅游,他怀着美好的梦想从外地回家。当时的院子收拾的干净利索,院子没有一颗杂草。在院子里他开了起住宿及农家特色菜饭馆。
可如今这大门紧闭,过道的砖头缝隙间长满了小草。脱落的墙皮上还保存着解放后食堂集体化时的壁画。在南院有一处很特别,那就是供奉天地的地方。上面顶端是砖雕的两条龙,最下面却是八仙过海和传说中老君爷。在这么小的石块上,既然能雕刻出惟妙惟肖的人物,这等手艺可不是一般工匠能做到的。
如今的院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气。少了人烟的味道,空空当当,有些凄凉。
你看,这大门的砖雕是不是很景致。听带路的这位叔给我们讲,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个手艺人,所以他的大门在村里也是独占鳌头的。
单从这几块石碑你可以看出上面对辛庄旅游的重视,可为啥会出现村民再一次离家外出的景象呢,为啥旅游热潮的今天辛庄还是没能让村民致富。为啥三年的时间这里村民的本质生活没有改变。
听村民说,原村长把旅游资金中饱私囊,现已关押。
说起辛庄我还要感谢三年前这位南院的主人,是他的讲解让我第一次对砖雕,石雕,木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与喜欢。
感谢带路的大叔,感谢陌语,二子,坚持三位盂县好友一路想陪。再游辛庄,让我看到一个有点凄凉的村子,可辛庄人一如既往的热情和最朴实的一面还是让我多少有些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