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就给汝腮过去!”
今天,接到诸多所谓的“母亲节”祝福,在此,一并致谢!
本人俗姓柯,柯字,在方言里音为“刮”,意思有雅的“,如,松树般的意志,耿直坚强如“柯木”,小时侯,硬生生地将自己的姓氏和电影“柯山红日”,因为哥哥柯兆利是学俄语的,因此,不知天高地厚地思量与“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俄语: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сы́гин,”扯上关系,当然“烂柯”也不拉下,呵呵
此时下笔,因了朋友圈,有一四川小少妇的问候(附图)
她恭恭敬敬打招呼:
棵老师母亲节快乐
快乐快乐,真快乐[色][色][色]
乐极生悲!,悲者,在佛家的慈悲喜捨里,悲,是拔苦根!
曾经的ke老师为,为了普及规整的语言,今天就再执一小会儿教鞭吧———
1980年,我桃当上中学语文老师。任10班班主任。当时的作业本上,有一栏是需要填写任课老师,有一个男学生,小小个头,黑黑的,姓古月胡的,他的作业本上,在“任课老师”一栏,写的是“刮老师”!
刮大风的“刮”!(方言本地话,柯如为姓,读音,刮)
当时,俺作为漳浦人,(唐代官方普通话的秉承地——距今1300多年,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给带来了“北仔话”。我们漳浦的盘陀,石榴二镇,据说说得最“原汁原味”,隔壁的云霄县亦是保留很多的北仔腔调。)
因为是语文老师,当然有时得“不懂装懂”,更何况家里有一个学富五车的老父亲。彼时,我赶快趁着“刮”(柯的本地话),讲起了清朝二帝师蔡世远,蔡新的故事,为的是“牵”出蔡氏和柯氏为何同宗共源的故事,它们用漳浦的方言谚语是这么表述的——
柯菜(方言,炒菜之意)的柯[色][色][色]
比如介绍我的姓:“俺是柯菜的柯[色]”(这里的柯,读音是kuo)
当然,由“刮”或kuo,不禁有由衷地赞叹起潮汕的方言,被称作“古汉语的活化石”的潮汕话,有时莺声恰恰,有时如雷贯耳,有时抑扬顿挫,有时缠缠绵绵……
人家潮汕话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那叫一个“耳”花缭乱呀!
那堂课,只例举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音调外的入声字,漳浦现今只有保留少得可怜的3个(?)入声字,它们是
叔
虾
骨
也许,我现场的(用县城绥安方言朗读)造句,可以当场让(10)班的学生永生难忘吧?!
叔吃在
虾
(被虾)
骨
搁住(呛刺到之意)
[呲牙][呲牙][呲牙]
今日是所谓的母亲节,十年前,老师我“变”法师,
因此,常常,比如现在,又来了一个和教书上课一样,常常遇上的要纠正的课题——
师父
师傅
常常误笔者
你们得查查去!
否则,“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你们的“母亲”我,一个巴掌“师”(呼)过去!掌掴你一巴掌[呲牙][呲牙][呲牙]
师者,本地话音为“腮”,用在呼称手艺人
很多时候,其腮之音,亦表示打耳光,比如,“你再出言不逊,阮给汝腮过去!”
师者,本地音为“叔”,用在称呼老师,及其沙门之比丘,比丘尼[合十][合十][合十]
初八浴佛节,传一合十颂吉祥
(附)潮汕话是唐代以前可以追溯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潮汕话有18个声母,61个韵母,8个声调,保留着许多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没有的古语音、古字音、古词汇和古声调,被称作“古汉语的活化石”,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大价值。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明代以后,潮汕话完全从闽语分化,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
(附)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时期大臣,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览经书,贯通文史,自学兵法,服习骑射。仪凤二年(677年),承继父职,授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左玉钤卫中郎将、岭南道行军总管。迁正议大夫,漳州刺史,成为漳州历史上的首位刺史。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还在州内设36个堡,立行台于四境,作为军事绥靖和政治教人的据点。对山越人以招抚为主,德威并重,和亲通婚,娶山越女子为夫人。对叛唐的人施以武力,对愿归顺者,划地居住,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亦称“九龙里”,推动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实现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景云二年,加号怀化大将军,讨伐潮州贼寇,战死沙场,追赠临漳郡侯,谥号忠毅。成为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尊号“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