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身处死地,逃不出罗兰罗曼的那句“20岁就已经死了,到70岁才埋葬”。20岁时迷茫,30岁不立,40岁中年危机,50岁也没有不惑。
孙子说,”无所往者,死地也”。无所在,无所往,唯有时间在走。
我首先想说明的是,死地是种客观的存在。
我总喜欢举找工作的例子,并且喜欢举其中跨职业找工作的例子。我对于找工作的例子的喜爱来自于它决定了二次分配,来自于它极为重要,却淹没在平凡的表象之下。很多习以为常是有意为之,并且充满了算计。
如果你这样干过,你会体会到一个规律,越是底层,你转换职业付出的东西就越多,以至于我自己发明了一个词语叫职业转换成本。它的意思是你为了转换职业而付出的所有机会成本。
我随便举一个招聘的例子,这当然是我随手在招聘网站上找到,第七个(我喜欢这个数字):
职位要求:
- 6年及以上直接销售经验(有B2C销售经验优先)。
- 3年跨国公司销售管理经验,至少管理过10名下属。
- 一年以上的在线销售团队管理或是服务的工作经验
- 出色的销售技能和沟通能力。
- 强烈的责任感与客户服务意识(喜欢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
-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大学英语6级或是同等水平。
在短短的职位要求中,经验一词出现了四次,对于时间的描述出现了三次,能力的描述词语要求是”出色、强烈、强“。
然而这个职位要求说明了什么?或者我要表达什么?这不是很普通的职位要求吗?
我想说的,在这份销售岗位的要求中,除了体现更快的投入工作这样的目的外,HR在极力增加你的职业转换成本。上述的要求都是一种围墙,其实销售的这种围墙要比其它职业低很多。他们呼之欲出了一个比“职业转换成本”更本质的一个词,"分工"。
分工增加了生产力,对于大家都有好处。但是相伴随着的,你随时可以被替换的可能性增大了,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买方市场,就是你的议价权被大大削弱了,这就是HR这样干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大潮,你首先干这个,然后下一步你就要干这个,然后你找别的会很困难,你不得不再继续干这个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它却在加强。互联网也越来越体现出来围墙的性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孤岛。
上面举的只是死地这个宏大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例子。
我其次想说的,人很难摆脱周围的环境。
我举另一个不太贴切的例子,风潮,或者说什么是美。
今天的女人总是喜欢笑话清朝那些裹小脚的女人,觉得人家封建,倍受压迫。可你没有想到,这其实是一种风潮,美的观点是环境使然。
今天你觉得穿耳空是美,你就去穿。今天你觉得瘦为美,你就去减肥。不知道未来以残害女性什么的器官为美,比如穿舌头之类。当然她们会笑话今天的我们。
环境可以影响你的价值观,例如美的决定。连你的价值观都有影响,可想而知,摆脱有多么困难。
当然我举的观点很不贴切,但总有客观的力量在作用于大多数的人。
所以最后,我想说说“往”这个字。
以我的经验,如果生活是对手,并且陷你于死地,它很会用围师必缺这招。在局限于环境时,你会遇到这种生活故意空出来的缺口。多数时候它不是什么好路,这也是本文时光在走的意思。
对于底层的人,你看见这个缺口,然后为了这个付出成本,因为付出了成本,你不甘心,继续付出成本,直到发现时光走了好久,得到很少。
这个结论不是都对,因为受众不大,我说的是底层,当然包括少部分运气很差的人。
“往”,不好办,在不同维度下,可能不存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