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昵 称 】老树果
【 书 名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阅读时长】25分钟
【阅读内容】第一章第2-3节(26-44页)
【阅读主题】在输出的过程中加深思考
【原文金句】
1.长期记忆是个人专用的“内置词典”,每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从这部词典里 调出相关信息。
2.所谓”输出“,其实就是自己”运用语言“。
3.通过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写下来,就能强化”长期记忆“,使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变得更加明确。
4.多问自己,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自问自答的训练。
5. “意识”能为我们拓展写文章的可能性。
【原文案例】
作者喜欢看电影,每年看100多部,有一些电影若干年之后想起来都会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几乎没什么印象。原因不在于电影本身的好坏,而在于是否给这部电影做过影评?写影评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影的心情和感想记录下来,实现了“理解信息”到“整理信息”的过程,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所以写没写影评对日后你对电影的印象大有区别。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输出这个词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国家贸易输出,货物输出,知识输出,一提到输出,在中国人的文化道德教育,要把最最好的给出去。那如何才能有好的东西的产出呢?一定是有前期一系列的配合:好的原材料,一流,的加工工艺,精美的包装等等。
写作时要做到高质量的输出,一定伴随前期高质量的输入,写作的过程也是从大脑调动记忆的过程,大脑中信息的储备决定了你输出的质量。
每天我们都会通过听、说、读、写、看、各种途径得来各种各样的信息,输入给大脑。但输入的内容并不代表大脑就记住了。之前读的很多书,看的很多电影,现在想起来都几乎不记得了,大家是不是都有类似的经历,抱怨说,读书记不住啊
不是记不住,而是大脑记忆有自己的工作模式,大脑的记忆功能分两种: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大脑会从“短期记忆”中的信息挑选出,重要信息,将它转移到“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就象保存在电脑硬盘的内存里,随时可以调取。
那怎样才能把大脑中的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呢?
秘籍1: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说和写”
没错,把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运用语言“。人在说和写的时候,一定会伴随”理解信息“到”整理信息“的过程,通这个过程,”短期记忆“的信息就会转移到”长期记忆“去了,
”说和写——输入——继续说和写——输入——继续说和写“,平时反复做这项练习,能够从大脑中调取更多的信息量,长期记忆也会变得更加牢固。如果不说也不写,理解信息都整理信息的过程就无从做起,结果信息只能停留在短期记忆,很快就会消失了
其中有一点特别留意,”摘抄原文”,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到现在回想这些句子是写下来了,但是能记得的没有几句,这也充分说明要用自己的语言整理,而不是照抄。
书和写的训练,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要多增加一些说和写的机会,工作学习生活中,如果别人向你请教问题,那就是更高层面的教导别人,你会发现给别人讲解完之后,你自己会更加清晰。
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向内探究,会把你的,感觉、意见、想法都会调动起来,很容易达到心流的效果,就是说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忘掉周围的很多东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通过写作,你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在写的过程中也能加深我们对事情事物的思考是是是。
在我们阅读中会发现有些文章写的非常深刻,能从文中读到很深的道理,收获特别多,但有一些文章读来显得肤浅,很多问题、观点的探讨,处于表面化感觉文章深入不下去。自己在写作中也会有这种感受,文章无法一层一层的剖析下去,当然会想的,肤浅立意不深。这个问题我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阅读量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可以有解决它的途径,今天挖到宝了
秘籍2:多问自己文章会有质的飞跃--自问自答的训练
每一个立意或是主题,你可以进行自问自答式的,循环往复的提问回答,有没有感受到写作还要具有”反反复复,一追到底的精神”啊,重要的是首先进行横向拓展的自问自答,这些问题的提问,就象探测油田,多个点测试与评估,让这个区域够宽。然后再进行纵向挖掘的自问自答,这些问题,就像打一口油田,循环往复的往里深入,直到问到你的结果,直到打出石油。横向与纵向结和。
在写作过程中,要养成替读者提问的意识。开始问题深入不下去,只有刻意的多练习,同时运用昨天的对事物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文章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