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熊老师在群里发了几张图,是她夫人的学生画的,引来一片赞美声。有人问:“这是什么?国画吗?”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艺术了解得远不如西方艺术多。
从小学开始,我们所受的艺术教育以及常常接触到的绘画作品大多以西方艺术为主。即使是再不了解艺术的,也基本听说过素描、速写,分得清水彩与油画,梵高的向日葵、星月夜,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莫奈的睡莲没见过真迹也总还见过复制品或艺术衍生品。但是一提及我们的国画,很多人就懵了。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的恐怕也不是少数。
回到熊老师展示的作品上来,他这次分享的,是没骨花鸟。
其实我知道这种画法的名称,也是因为家里有个学国画的娃。还是他给我普及过,没骨花鸟,代表画家——清代恽寿平。
那没骨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没”字又该怎么读?下面引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说法:
没骨(mò gǔ)(法)画 :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
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
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说到没骨就不能不提恽寿平。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他幼年随父抗清,失败后隐居卖画。与王翚为好友,二人经常一同游历、观摩以切磋画艺。他早年主要创作山水画,师法元人,并上溯董源 、巨然,风格空灵清旷,但因画艺不第王翚,不愿居其二,于是中年以后专攻花鸟,创没骨法。此画法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极力摹写,得其活色天香而后已。
在创作中,恽寿平追求以宋法运元格,以极似求不似,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表现了“清如水碧,洁 如霜露”般理想化的美的境界,极好的体现出董其昌所极力推崇的文人画旨趣。代表作有《灵岩山图》、《锦石秋花图》、《花卉册》等。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在 清初画坛上“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从学者甚多,如马元驭、范廷镇、恽冰等,蒋廷锡、邹一桂等仕宦花鸟画家亦颇受影响,形成了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派”,并被清人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与“四王”的“山水正宗”相 比肩。
历史记载,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有人认为,没骨的画法创始於北宋徐崇嗣。那现传承下来的没骨技法创始人纠结是谁呢?
北宋崇嗣效学黄筌,单以色彩作花卉,名“没骨图”。据《图画见闻志》卷6《近事·没骨图》:“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黄居寀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虽指出这幅“没骨图”画的是芍药花,但他的理解仍颇含混,仍认为“没骨”之意不过是“无笔墨骨气而名之”。只有宋·董逌揭开了这个谜底:“沈存中(括)言:‘徐熙之子崇嗣创造新意,画花不墨 ,直叠色渍染,当时号‘没骨花’,以倾黄居寀父子。余常见驸马都尉王诜所收徐崇嗣没骨花图,其花则草芍药也……其他见崇嗣画花不一,皆不名没骨花也。唐·郑虔著《胡本草》记芍药一名‘没骨花’。今王晋卿所收独名没骨,然存中(沈括)所论岂因此图而得之耶?”十分清楚的辨明了所谓“没骨图”原来指的是其中所画的花卉的一种别称——“芍药”又名“没骨花”;而不是指称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没骨法”。
恽寿平的绘画技法改变了明代“写意”花鸟习用的“勾花点叶”陈法;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他的“没骨法”又还是从明人传统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事实上明代的吴门画派中已有一些近似恽氏的“直以彩色图之”的因素,他们偶尔也舍弃了墨笔勾勒。恽氏的“没骨法”正是继承、融合,复又加进了自己的独创因素,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代风格,而宋人所谓的“没骨”图画,当然更难与之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