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相信”的力量
——《功夫熊猫》观后感
1
《功夫熊猫》第一部其实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
师傅相信徒弟。
徒弟相信师傅。
徒弟相信自己。
2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职业病使然让我常常在观影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代入其中。
我在想,如果熊猫是我的学生,我愿意相信他吗?相信这只蠢笨的,一脸贪吃相的熊猫会是个好学生?
自然是不相信的。因为每个老师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或许我们都是那个固执的师傅,我们都只想看到我们希望的样子,而不愿意看到孩子本身的样子。
浣熊师傅就是按自己心目中的样子来找神龙大侠,所以他不相信阿宝就是那样的材料。于是就有了他和乌龟大师的精彩对话:
乌龟大师:是的,看着这棵树,我无法强迫它开花愉悦我,时机未到我也不能让它结果。
浣熊师傅:但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实何时坠落,我还可以控制在何处播种,那可不是幻觉,大师。
乌龟大师:是啊 不过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
浣熊师傅:可桃子不能打败太郎。
乌龟大师:也许它可以的,如果你愿意引导它、滋养它、相信它。
浣熊师傅:那我该如何做?
乌龟大师:只要你愿意对他谆谆教导,悉心培养,心存信念。你只需要相信!你必须相信!
3
相信的力量真是神奇。
浣熊师傅愿意相信熊猫,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它,相信可以让熊猫成为“龙武士”。
因为这些相信,便有了关注的目光;有了关注的目光,就有了一些发现;有了发现,便有了后来的因材施教;有了因材施教,就有了一个功夫熊猫。
4
其实相信的神奇早就被西方人发现,并冠之“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也就是说,期望者可以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所以,浣熊师傅成功了。
浣熊师傅说:“我要你相信师傅,就像我开始相信你一样。”
熊猫说:“我留下是因为我知道,要是还有人能改变我,可以让我超越自我,那个人就是你——全中国最了不起的功夫师傅。”
因为彼此相信,因而彼此愿意为对方改变,而改变使奇迹发生。
这或许是教育的真谛。
让我们学会用各种各样的包子,去引导、滋养,相信孩子们。
5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的启示。
可是一个人,若是把自尊自信建立在他人信任赞美的基础上,是行不通的,只会让自己活的越来越累。带着一颗怕辜负别人期待的心去努力,那必然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而成功便也会遥不可及。
因而像熊猫这样笨笨的学生,其实光是相信师傅是没用的。这不,无论之前他多么的努力,但是当太郎到来时,他还不是灰溜溜的跟着大家一起下山去了。
当父亲告诉他,家里其实并没有祖传秘方,那只是普通的面汤。想要让一件东西特别,你只要相信那是特别的就够了。
当熊猫在卷轴中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终于悟出:人,首先应当相信自己。
“我不是肥头大腚的熊猫,我是独一无二的肥头大腚的熊猫。”当熊猫充满豪气的对太郎说出这句话时,他便是真正的龙武士了。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不需要他人认可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