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妻子对我说,自己很可怜,因为她没有什么特长和兴趣,一旦百无聊赖,就不知道做什么,她羡慕那些即便独处也会怡然自得的人。所以,她曾经不止一次的感叹,一定要让孩子们有自己的爱好。想想也是,现代人不似以前,虽然信息发达,但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了,社会上越来越多因为自闭症、抑郁症而自杀甚至发疯的例子屡见不鲜,有时蓦然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压力,人生在世,艰难随行,这是外在的现实,但人是灵魂动物,需要情感支撑,需要寻求精神寄托,在压抑中宣泄,在希望中前行,在信念下坚定。诸如此类,就是活着让自己变得快乐。
想一想,如果孩子喜欢书法,音乐,或是赛车等一系列热衷的事物,即便在将来情绪不好的时候,也会有可以疗愈的渠道,他孤独时,可以弹琴,愤懑时,可以宣泄,即便没有什么爱好,也可以做一顿好吃的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孩子会因此感到快乐,可以跟同类爱好此事物的玩伴一起交流,这真是莫大的欢喜。
学业水平锻炼人的思维智能,兴趣爱好则是相伴一生,最好的人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够享受其间获得生存的价值,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让他有多彩的世界,一方面或许触及其天赋,让他找到人生价值的方向,那也好过通过学业文凭来逐渐加分的人生旅程。
人除了吃喝拉撒睡,还有精神需求,有时甚至后者更重要,我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如此,那些在监狱中的犯人是如何熬过暗无天日遥遥无期的时光,又如何坚定不移地相信可以逃出生天,是希望给他们勇气,是信念给他们力量,希望如星星之火,信念则让自己坚定向前。外面的世界是他们共同向往的,不同的人有迥异的结局。一个老人大半辈子都在监狱中度过,突然出狱了,突然没有精神寄托和生存能力,就自己吊死解脱了。而另一个黑人,因为银行家朋友给的希望,他选择了拥抱蓝天和大海,重新找到生活的快乐,自由、光明也会随之而来。有的时候,希望会救人一命,就像常春藤的故事,瞎眼琴师弹断一千根弦就能复明的故事等等一样,精神寄托支撑着一个个在逆境与绝望中不屈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