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脱口而出,早都习惯了让别人去决定一切和你相关的事。饭店点菜,你们爱吃什么呀?随便!结果菜谱翻烂了也没个主意。这种例子多了去了!可当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随便”背后,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逻辑和信念时,可能就会减少说随便这个词的几率!
今天早晨的会议让我得到一点点启发:在你能选择的时候,千万别说“随便”!今天同事一伙人开会时就某事提出两个方案A和B,介绍下完各自利弊后,征求大家意见:你们觉得哪个适合你们?大家一片沉寂,有人看手头文件,有人看着发言人,大概三秒钟后几乎异口同声说:随便,都行!
我坐不住了,说:第一个(就说了三个字!)随后大家附和我说第一个,心想,明明第一个很方便,为毛不说!不敢说还是觉得无所谓?还是习惯了“听话”按部就班?虽然提出方案的不是领导,就算是领导,人家也给你了选择权呀!我就知道等散会了会有人抱怨方案怎么不合理,每次都是这样!
接着,按照程序无话可说就该散会了,“大家还有怎什么事要沟通吗?”鸦雀无声,有人看手机,有人大眼看小眼。我说:没有!终于可以散会了!
我承认以前我也是这样的,明明可以有选择的时候偏偏不说话,我那时候的信念就是:我不敢说,说了会被否决,我害怕别人反对我,拒绝我,评价我,那意味着我就是错的;我根据小时候的经验就算我说了自己的看法,别人也不会理会我,认可我,尊重我,我为什么还说;我的想法和决定不重要,你们怎么说我怎么做,至少我不用承担什么后果,有问题我还能说个风凉话:都是你说的,又不是我的错;面对选择我既欣喜又恐惧,我看见了这个表达自己的契机,但我怕我做不到,说不好,我还是别选了!等等,如此多的想法在头脑里打架,做个选择真难!
回到小时候,我们被给予很少的选择权,什么都听父母的,争取做个乖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生怕自己选择了就等于是背叛父母,大逆不道。选衣服,选学校,选工作,选伴侣,选房子,选择人生,这些里面有多少是我们自己选择?当我们习惯了把选择权教给别人时,也就过上了“别人的人生”:父母的?
我又想到了正面管教里面的养育孩子的目标,两列表:自信,有责任感,爱自己……这些品质和你的做法是相向而行还是背道而驰,是个问题!想到一个工具:有限选择。给孩子机会,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做出选择,既是对孩子的尊重,化解权力之争,也是给孩子机会成为自己!
一个知道自己需要的孩子的内心是充满力量的!一个知道自己需要的大人内心是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