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用我浅薄的词汇储备来评价,真的非常精彩。和前段时间读的《大汉帝国在巴蜀》一样,带给我很多新的认知,读起来真实酣畅淋漓,今天忍不住把其中一段拿出来分享。
萧何是刘邦的故人,在一起混,关系好,还总照顾刘邦,帮他打马虎眼,没事儿还资助他。在县令想起兵的时候,萧何也能想起逃亡在外的刘邦,让县令招刘邦回来。杀掉县令之后,萧何还支持刘邦做老大。这是他们从前的交情,用东北话说,这是铁子儿。
刘邦起兵后,带着兄弟们建功立业。进咸阳后,在大家都抢金银财宝的时候,萧何忙着收拾秦宫里的书,这些材料有地图、有人口、有地方习俗,是刘邦出关与项羽争天下的重要支持。
刘邦被封为汉王,进巴蜀,多有人逃亡,萧何追回了韩信,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以此稳定了军心。刘邦东向与项羽作战,萧何是后勤部长,提供粮草、军需物资以及兵源,刘邦总打败仗,而军队却还完整,萧何功不可没,因此也被刘邦列为建国第一功臣。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萧何做丞相后,陈郗反叛,刘邦亲征,是萧何用计搞定准备内应的韩信,保证了首都安全。刘邦征黥布,也是萧何镇守京都。
通过上面这些叙述,你不觉得这是一对堪比后来刘备和诸葛亮的好君臣吗?坦诚相见,亲密无间。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史记》里,萧何至少经过了三次信任危机,都是生死劫,而这三次,却还是智者萧何没有意识到,让别人点拨出来的。可以想象,萧何自己看到的,并悄无声息消除掉,没有写入历史的危机,应该也还存在。
第一次危机,就在萧何给刘邦做后勤的时期。刘邦前线战败,正在重新站稳脚跟,回到关中的使者,带来了刘邦对萧何的过分关心。过分了肯定没好事,有个鲍生的人看出了问题,他告诉萧何,汉王在怀疑你,赶紧把自己的家人都送到战场上。
萧何用了鲍生的办法,把自己家几乎所有的男丁都派到刘邦身边去打仗。后来刘邦在评论萧何功绩的时候,就点出了当时的情况,说萧何宗族几乎所有传宗接代的男丁,都在战争一线。可见,刘邦当时确有疑心。
第二次危机,是陈稀反叛,刘邦亲征(刘邦做皇帝后才体现出军事才能,几乎所有的反叛都是他亲征的),老巢里已经成淮阴侯的韩信,在密谋呼应陈稀,从京城内部发动叛乱。萧何用计抓到韩信,这时前线的刘邦大大的赏赐了萧何,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增加封邑,还给了五百护卫队。
这是好事吗?有个召平又找到萧何,说你要大难临头了。然后给他分析,前两个赏赐都很合理,但五百护卫队是怎么回事,京城在后方,比较安定,你用得着这个护卫队吗?这是皇帝怀疑你,怕你也像韩信一样谋反,那样就没人能治得了你了。召平给了萧何建议,退掉了封邑,把家财都拿出来捐到前线,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第三次危机还是类似,这次刘邦在征伐黥布,又在不断地派人回来问候萧何。又有人来找萧何,这次来的人史上没留名,说辞也是一样,皇帝怀疑你。这个说客的建议换了一下,他认为,萧何现在关中深得人心,所以刘邦很怀疑他。而给出的建议是,让萧何“自污”,自绝于关中人民,让皇帝安心。
这次刘邦带着一堆检举信来找萧何,但并不治萧何的罪,示以大度。
我之所以对这几件事印象这么深,是从这里看到,在利益面前,人心就是隔着肚皮,不论关系多么紧密,人都会害怕失控,都无法给予对方绝对的信任。
权力的巅峰尤其如此。这可能也是帝王术的核心,就是怀疑一切,一旦完全信任,被背叛的概率就大大提高,自己承受不了这么高的风险,那么怀疑总比不怀疑更好一些。
解决信任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对方需要你做的事情,但怎么知道对方想让你干什么呢?
我曾经看过《二号首长》,感觉其中的官员真的很累。大家各有顾忌,各有所求,各有所好,但并不是都能说出来的,甚至基本都不说出来。
那大家怎么交流呢?全靠暗示,甚至不是故意的暗示。只有你天分高、心思长,才能猜出个一二三,做出上级希望的事情,才能得到赏识、信任。但万一哪次你做错了,前面积累的信任可能都归零了。这里的难度有多高?聪明如萧何,这三次危机也是被人看出来提醒他的。
权力的游戏,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好玩还是不好玩,那就和个人的性格、兴趣有关系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各用所长,各取所需而已,不能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