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件事情,让很多人认可:“需要终生才能完成”,那么“成长”可以算是其中一件了。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新应用不断充斥在人们四周,不学习不改变很快就被淘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70多岁高龄的爷爷辈父母辈学习微信使用的初衷,也不过是想在异地时能多和子孙辈联络吧。改变是因为更便捷,也是为了迎合这时代后辈们的使用习惯,他们也在跟这个时代一起成长。
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内心动力不足时、面对生活工作情绪沮丧时、自我效能感不高时,状态是需要调整的,如何改变,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应该是有些方法和技巧能帮到自己的。顾劲松老师的Ctt效能系列课仰慕已久,各种机缘巧合下今年才有幸参与了培训,又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了线上训练营,在线上打卡、互动、被引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看起来跟别的线上训练营差别不大,怎么就能促使我坚持连续打卡?怎么就能改变我因情绪低落造成的信心不足的状态,勇于突破呢?不断的学习也许能改变一时的想法,但如果没有实际去应用,改变的“一时”也就最多“一个小时”吧?想要行为上有所改变,那就从自我觉察开始。
几年来的心理学学习和一些教练技巧的学习对我的内心成长很有帮助,觉察是其中一项。它能帮我了解自己的感受,觉察到情绪、理解情绪,遭遇负面情绪时能不陷入情绪困扰中,不被情绪带着走。但是只有觉察还不够,行动力来自于哪里?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维,人的认知模式常常会决定他的行为模式。“世界怎样,取决于你的解释”,所谓“你信什么,它就是什么”,指的就是信念。
因为弟弟职业调整方面的事情,我和他之间有了不同看法,我坚持我的意见,他坚持他的选择,在沟通中我没有意识到我的信念来自我的过往经历形成的认知,有别于他的认知。当时感觉自己很焦虑,怎么就不能听进去我的建议呢?一次沟通中的争执,让我突然觉察到,我的愤怒和焦虑情绪产生了,同时感到无能为力的沮丧。我无力感的产生来自于:我的想法无法被接受。但,被接受的可能前提是双方没有情绪冲突,平静下的思考和沟通显然更理智。
“ABCBA”五步法帮助改变了状态。
“觉察就是改变”。
了解情绪后,我开始找寻当下自己情绪背后的信念。
当下的感受是?沮丧,无力感。
为什么有这感受?我认为我经历的比他多,所以坚持我的建议优于他的选择,应该被接受。
感受背后的正向期待是?希望他能越来越好,幸福感强,在工作中尽快达成自己的目标,不因为选择的纠结而痛苦。
实现你的期望,新策略是?放弃自己的强求,不试图施加压力来实现我的选择。让他轻松自由的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第一步行动是?为自己的行为表示抱歉,放弃我的建议。
内心觉察,走完一遍“ABCBA”,我发现真正的问题在于我的信念让我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意见优于他,这是内在优越感促使我产生的错误信念,我并没有尊重他的感受,在家庭关系中,是我越界了。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强迫他人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哪怕世界上“最明智”的想法,也只有让对方自己觉察、认可后才被接受。背后的期待让我明白,如果我不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我其实是在背离初衷。在及时调整后,我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为我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感到抱歉,同时放弃了自己坚持的建议。这帮助我减轻了焦虑和无力感。
“ABCBA”这个工具源于教练思维,是顾老师所创,和艾利斯“情绪ABC”理论很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能激发内在力量产生行动力,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五步的行动,没有行动,想法无法帮助现实发生变化,没有第一步行动的改变,时间越久犹豫越多,最后仍然可能回到消极无力的现状。
那么,你有没有信心不足、情绪低落、缺少行动力、没有勇气开始新挑战的时刻吗?你想改变消极的情绪现状吗?不如来试试“ABCBA”工具,在你想要提升自信,拓展勇气,激发内在力量提升行动力时,它一定能帮到你。
我很开心,依然在不断自我探索和成长中。行动的改变、固有思维的转变,让我能更客观的与这个世界相处,逐步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更理解更包容这是学习、成长带来的改变。
“全世界都在加速奔跑,你在主动学习还是频繁刷小视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