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青龙元年,比能诱纳步度根,使叛并州,与结和亲,自勒万骑迎其累重于陉北。并州刺史毕轨遣将军苏尚、董弼等击之,比能遣子将骑与尚等会战于楼烦,临陈害尚、弼。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鲜卑各部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时·乌丸鲜卑东夷传》
。
这次先放上一段史书里的记载,是因为今天要讲的故事,过于离奇,如果不是史书里确实有这样一句话的记载,很多人一定会认为是杜撰的武侠传奇,可这确实是真实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不多,可是三国后期魏国能持续发展壮大,最后由晋朝统一天下,却全得仰仗这位大侠韩龙的那一剑。
公元235年,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鲜卑势大,北方几州危急,负责北方军事的乌丸校尉兼幽州刺史王雄下军令派人四处寻找一个人,并且限定了期限,三个月之内找到并请到幽州刺史府,要知道那时候的交通不便,要在几个省之间找到一个人并带回来,三个月确实是很短的,有限期的军令,完不成的话,是要受军法处置的。
江湖侠客四海为家,漂泊无踪,找了两个多月,都没有踪影。谁都没想到,临近一百天的时候,韩龙自己来了,朝廷这么大张旗鼓的找自己,韩龙也很奇怪,此时天下大乱,江湖不问朝政,官府不涉江湖是默认的规矩,王大人这样费心的找自己来,想干什么?于是想来问问,自己到底犯了什么大事。
萧萧秋风中,韩龙被秘密的送进了王雄的府中。见到韩龙,王雄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定定的看着他,想从他的眼中看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韩龙也很是疑惑的打量着王雄,终于,王雄开口问韩龙说,不知韩大侠可知道,何为侠之大者?韩龙冲口而出,侠之大者,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王雄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次找韩大侠来,就是希望韩大侠能做一次为国为民的事。
韩龙一听,不由的精神一震,自古以来,江湖侠客哪个不想青史留名,于是慨然应道,大人请说,需要在下做什么?王雄淡淡一笑,讲出了自己的计划——刺杀轲比能!
鲜卑王轲比能的崛起
轲比能出生在一个鲜卑族的小部落里,因为英勇善战和公平正直被推举为这个小部落的首领,开始了他称霸大草原的征程。
中原大地诸侯争霸越演愈烈,北方草原的各部落也不甘寂寞,互相攻伐兼并,轲比能的小部落一面接纳逃亡的中原人,一面借机会扩大领地。公元211年,曹操西征关中,轲比能亲自率三千骑兵协助阎柔作战,取得了曹操的信任,并向朝廷进贡而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有了通商贸易的权利,逐渐发展成为大部落。
公元218年,乌桓内乱,能臣氐率部投降鲜卑,鲜卑大人扶罗韩亲自率兵迎接,轲比能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率兵来迎接,并在宴会一举击杀扶罗韩,收降了扶罗韩的儿子和能臣氐的部族,一举成为鲜卑三大部之一。
公元220年,轲比能探听得知曹丕组建骑兵缺少战马,立刻进献了数千匹战马,曹丕大喜,当即封轲比能为附义王,有了朝廷的正式封号,轲比能开始向另外两大部进攻,另外两部的首领素利和步度根节节败退,素利向魏国的乌丸校尉田豫求救,田豫看出轲比能野心,随即出兵打败轲比能,之后柯比能连续被魏国的牵招,梁习,田豫打败,轲比能不得不转向漠南。
轲比能听从建议,一面向曹丕上表称述自己冤枉,希望继续得到朝廷的支持,一面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占领漠南全境,曹丕身在长安,不明内情,辅国将军鲜于辅接受了轲比能的贿赂,在曹丕面前为轲比能说好话,曹丕于是下旨申斥了田豫,并禁止朝廷各部再向轲比能用兵,轲比能得以在漠南休养生息,不断壮大,最后独霸漠南。开始积极筹划一统北方各部。
而后田豫的部下夏舍被轲比能的女婿所杀,田豫大怒出兵三万,却没想到轲比能已经拥有十多万骑兵,田豫被围,阎柔的弟弟连忙去劝轲比能退兵,因为阎柔对自己有恩,轲比能退兵,并向朝廷解释自己是迫不得已。
田豫因此被调回长安,由幽州刺史王雄兼任乌丸校尉,王雄知道此时的轲比能已经是一只猛虎,随时会露出尖牙利爪扑过来,可朝廷还被蒙蔽着,自己也不能冒进,于是采取了怀柔政策,让轲比能暂时放松了对朝廷的警惕,专一对付草原各部。
公元231年,诸葛亮与轲比能商议共同出兵击魏,许以事成之后西凉尽归轲比能,这可是汉奸行为,还好,诸葛亮被击败,轲比能还没来得及出兵就退了,所以没受到魏国攻击。
公元233年,轲比能终于露出了獠牙,出兵攻打并州,打败并州军,并杀死了已经归附魏国的步度根,统一了鲜卑各部,至此,正式成为鲜卑领袖的轲比能已经拥有骑兵十余万,步兵数万,一个比蜀国和吴国还要强大的国家出现在魏国的北方,魏明帝曹睿终于意识到了危险,派遣秦朗率中央军征讨,并授意乌丸校尉王雄加强防备。
秦朗与轲比能对峙了两年,各有胜负,而吴、蜀两国仍在北伐,中原战事吃紧,秦朗被迫回军支援,北方各州的守军,如何能抵挡轲比能的二十万骑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乌丸校尉兼幽州刺史王雄深知,魏国其实已经陷入了危局之中,如果轲比能大举南下,他们几个州无法阻止,朝廷势必征调大军回援,那吴蜀两国就会趁虚而入,如果不回军,那幽州、并州、凉州就尽归轲比能,甚至中原都岌岌可危。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雄将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三天没有出来,部下都急得不行了,王雄才缓缓走出房门,并立刻下令,寻找大侠韩龙。部下一听,都傻眼了,这种时候,王大人却要找一个江湖侠客干什么?王雄没有过多解释,直接下了军令,部下接了军令才发现,这是限期找到韩龙的死令,大惊之下连忙使出各种手段四处发布消息寻找,才有了现在的会面。
韩龙听完王雄的讲述,韩龙也明白了王雄的意思,起身说道,王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在下这就出发,三个月之内,必有消息传来,走之前我都给朋友们去信,若我得手便好,若我失手身死,他们会接着干的。说罢深施一礼,飘然而去。
王雄惊讶的愣住了,他还准备了各种说辞,准备了封官许愿,准备了大量金银财物,可都还没说出口,韩龙也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要,就这么走了。属下也疑惑的问王雄,他就这么走了,这事靠谱吗?王雄回想韩龙的眼神,点点头坚定的说,我相信韩大侠!
韩龙告别了王雄之后,给几个朋友留下书信,便来到了草原寻找机会。如何接近轲比能,这是个难题,还好,机会很快就来了,一年一度的鲜卑重大节日到了,轲比能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庆典其中的一项,便是比武,草原民族尊敬勇士,轲比能当年也是靠比武崭露头角的,自然格外关心每年的比武,亲自前去观看。
生为兄弟死为知己
韩龙装作北逃的中原流民,参加了比武并一举夺魁,轲比能将这位今年的第一勇士召进大帐,酒肉款待。韩龙与轲比能侃侃而谈,越谈越投机,轲比能感佩韩龙身上的侠骨和见识,韩龙也被轲比能的个人魅力和广阔的胸怀折服,两人连续畅谈了三日,更互相视为知己。
自此,韩龙成了轲比能的心腹,轲比能去哪里都带着他,参加重要会议和仪式,韩龙都立在轲比能身边,俨然一个贴身的保镖,而轲比能也对韩龙非常信任,有部下让他防范韩龙,却反而遭到了训斥。接到消息的王雄甚至都开始产生了怀疑,韩龙,难道叛变了?
终于,轲比能汇集了十余万鲜卑大军,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幽州,大军阵前,轲比能意气风发,和部下们指点着夺下幽、并几州之后的宏图大志,韩龙依然立在轲比能身边,静静的听着,众人散开后,韩龙向轲比能深施一礼,面带笑容的说道,我们是朋友,是知己,你也是我最尊敬的兄长,可是,我还是要杀了你,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说罢剑光一闪,轲比能的头颅已经落到了地上。
鲜卑大军还未来得及反应,韩龙已经从容离去,随即,为了争夺轲比能死后留下的权利和财富,鲜卑大军开始互相厮杀,一代枭雄的帝王梦,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韩龙回到刺史府,向王雄复命,王雄立刻迫不及待的问他,为什么你要等这么久才在最危险的时候杀他?韩龙答到,若是再私下里将轲比能击杀,他的亲族很可能会处理好善后事宜,大人想通过杀死轲比能造成鲜卑内乱的目的不一定能达成,在大军集结时将其击杀,猝不及防之下,有心人觉得有机可趁才会铤而走险,轲比能的亲族也无法再掩盖什么。
王雄听完,不禁大加赞赏韩龙有勇有谋,并许诺向朝廷为其请功,封官加爵。韩龙摇摇头拒绝了,王雄以为是江湖人不愿为官,又许以千两黄金的重赏,韩龙还是拒绝了,王雄疑惑的问他,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韩龙苦笑道,原来想要的是青史留名,成为千古流芳的大侠,可如今,我亲手杀了我最尊敬的兄长,朋友,知己,这些都不重要了,此生再无意义,我会找一清净之地隐居,每年去给我的亡友扫墓祭奠,直到我死。
王雄不禁更加疑惑,原来以为他反叛了,可他却真的杀了轲比能,但听他如此说,他的心里却真的是叛了,不禁冷冷问道,既然你这么尊敬他,为何还要杀他?韩龙傲然答道,我与他的交往,是私情,若是我没有接受任务,或许我会帮助他完成统一草原,称霸中原的理想。
可如今我肩负的是国家的危亡,是百姓的生死,是民族的尊严,还有一个侠客的荣誉,这是我的使命和理想,我就必须完成。杀他,不代表我不尊敬他,杀他,不代表我不把他当朋友兄弟,虽然杀了他,可不代表我在心里把他当敌人,他仍是我此生最敬重的兄长和知己。
韩龙说完,潇洒的离去了,王雄据实上告,魏明帝非常生气。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该大书特书的壮举被一句话带过了,世人甚至忘了这个比荆轲更伟大的刺客,甚至都快要忘了有这样一位大侠用手中的三尺剑换来了中原百年的安定。
最后,以李白的著名诗篇做结尾吧!
侠 客 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心有天地,大侠,也该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人,侠之大者,当是有情有义义为先,所以我敬佩韩龙,并以他的故事创作了中篇小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长篇小说《长风引》,算是表达我对大侠的深深敬意。
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