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书本上说过,世界观、人生观。找一个人,要先看他的世界观,人生观。
年少时觉得这些很扯。世界观、人生观这些这么虚的东西,怎么评判?无形的东西,如何常态稳定,如何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而且,别人不会装么,反正都是虚的东西。
从此便忽略。
慢慢,自己不知不觉逐渐发展出“平等“、”互相尊重”、“爱一个人就是对他/她好、互相扶持”的观点。
跌倒碰撞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的爱情观都是如此。忘了这世界的三观是多么丰富多样,忘了书本说的,要先考察对方的三观。
有的人,喜欢不断给爱人引入竞争对手,通过感受爱人的嫉妒来品尝爱情的滋味。
对有的人来说,爱他/她,就是控制和占有她。展示压倒性的力量,营造(恩赐)对方的开心和快乐。而对方却从不曾真正快乐过。以争吵撕扯为乐趣,以控制为亲密。
更不用说那些言语粗暴,口口声声“我就是这样的人”。这不在爱的范畴,如果一定要算,那必须另辟一个议题,叫“他是如何爱自己的”;还有那些人,与人沟通的方式,只会两种方式:不是老子,就是孙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不但言语粗暴,行动也粗暴,狡猾欺骗,冷酷无情,一旦发现自己不占上风,马上变为孙子般讨好样;为些小利益计算计较,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你诚心相待他却觉得你善良可欺,硬生生把少女练就为悍妇。于是他又因此无比厌恶身边旧人,热切期望呼唤着世上不断涌现生生不息的新鲜少女,吸取着她们眼里的希翼和星光,直到它们暗淡无光,再去寻找新的猎物。他们是食灵者,soul taker,靠着摄食其他人的灵魂维持自己的鲜活跳动。这些问题,都可以另开一个议题,叫做“他是如何在两个人的世界里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或者叫做“为什么你结婚了,却比一个人时还孤单”、“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两个人时的孤单才最绝望”。他们,都只不过是,找一个凑活过日子的人罢了,在日子里自顾自地依然如旧地爱着自己。只是苦了那个被凑活的人。
关于平等,他从小生活的文化环境,对女性是极其看低的。而我认识他时,恰逢自己多年的初恋没有任何结果,一转眼成为剩女。所以自己心态很低,失衡。被他发现了这个心态,很容易地被他操纵、控制、压制。我另一方面出于家庭的完整一直在求全、忍耐,所以始终一高一低。
终于,在被侵犯太过之后,愤然反抗,怒撕去这旧世界。一番无可避免的搏斗后,现在终于又活回傲娇、独立的自己。
对人的失察,也是我的致命错误之一。这也可能和初恋太顺利有关。与初恋在一起时,也没什么特别的考察,相处得很好。他有思想有丰富情感,对我很好也很包容,相互之间也很多共同话题。
所以下一个,就大意了。没想到,211高校出来的,还有这样不学无术、空空皮囊、心灵匮乏又善于伪装、奸诈巨滑的。他的强只体现在特别会混社会上。
而我,在与这么多爱情三观(聚于一人,也算奇葩)纠缠斗争一番之后,还是坚持自己的观念。甚至它已成为一种信仰。爱一个人,就是真心付出对他/她好。会有那么一个和我一样“实心眼”的人,爱情婚姻人生观与我一样。得之我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坚信,“爱一个人就是对他/她好”是唯一对的可能性。对上了才会幸福。
其他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包括上面列举的、没列举的,相互碰撞,造成各种各样的不幸。
这样的信仰,如穿越黑暗的灯塔,只有怀揣着它,才能在漫漫风沙滚滚红尘尖利世俗中踟蹰前行。等到这样的人,一生的漂泊和追寻才有结果和圆满,纷飞尘转的命运才算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