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什么最重要?热闹?师生互动?多种花样的教学形式?精美的PPT?语文课堂上,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教字?教词?教中心意思?教背诵?语文,到底要教孩子们什么?带着一长串的问题,我踏上了这一次的学习之旅。
当听到清华附小的王校长讲的第一堂课后,我好像知道语文究竟该教什么了?语文应该是让孩子们感悟文字、享受阅读。去年,清华附小的孩子们曾因为对苏轼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而刷爆朋友圈,我当时向无数个看客一样,沉浸在对教育资源的批判与思考中。而这一次听课,才知道,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清华附小从来都不是个例。每年,他们会选择一位名人,围绕这位名人开展语文阅读活动,通过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研究课题这么一系列课程,真正的让学生走进文人本身,领悟文人留下的文字的魅力。在听清华附小老师介绍他们的阅读体系时,我在想,我自己为了推动学生的阅读力做了些什么?我做的是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读书?我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但是我没有告诉他们该如何阅读。在学习之前,我正准备在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卡片、好书推荐会一系列活动。诚然,这些活动也能够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的阅读,但仔细想想,这些活动更多的作用还是在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上。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不应该仅仅只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应该专业的指导孩子们有效阅读。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这一次的培训是完全不够的,这需要我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涉猎更多的书籍,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有老师的阅读量够宽、够深,才能真正的成为孩子们阅读路上的点灯人。
语文课,什么最重要?语文课,教什么最重要?作为一名非专业的语文老师,从开学至今,我一直很困惑于这个问题。目前,我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讲字、讲词、讲句、讲中心意思、讲主要内容。围绕着考试两个字,我恨不得每节课都把标准答案写满黑板,深怕学生记不住。可是这有用吗?相比于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语文课堂上,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低下头时不断抄写的笔,孩子们抬起头时的满脸迷茫。当我抛出一个问题时,班上有工具书的几个孩子很快就会用“标准而又正确”的答案回答我,一字不差,就是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可是,如果这个问题是工具书上没有的,那么班上会保持一片寂静,哪怕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简单,孩子们依旧不会回答。是学生不够聪明吗?不是,是他们习惯了被动的接受、摘抄、背诵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已经不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语文课上的任何一个问题了。而这样的课堂模式是对的吗?是错的,我非常清楚它是错的,我更清楚地知道语文课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是,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呢?这一次的听课,我知道了语文课它本来的样子。它应该是让学生享受文字魅力的过程,应该是让学生用心灵朗读每一个细腻的文字的过程,应该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内心世界的过程。语文课,它不应该是重复的摘抄→背诵的课,它应该是讨论→思考的课。在唐薇老师的《财商课堂》上,她提到,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从来都不是分数,而是这个社会。是呀,如果我继续用这种模式去延续语文课堂教学,我的学生或许语文分数不错,但是,他们永远的失去了思考力,他们永远都会选择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绝不会主动的去挖掘知识。
回到这次学习,清华附小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几堂课上,没有哪位老师去着重强调字、词的教学,他们把字、词教学融入文本中,他们更注重的是文本本身的解读与赏析。当然,这或许也与这一次上课的学段有关,这一次上课的学段为高年级。但我想,即使是在低年级,我们重视字、词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文本本身的解读。语文,应该是文本,而非单单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我是一名专业的科学老师,我不是一名专业的语文老师,但我愿意将我在科学上的思考力迁移至语文教学中。我不知道这样强调文本教学是否正确,但是如果一节语文课始终围绕字、词、中心意思、主要内容展开抄写、复述,我觉得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对劲。在语文课上,我们同样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