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送教备课小记
1.确定“教什么”。首先会看教材上的“单元概述”,尤其是第二段单元“语文要素”提示,基本达到“逐句落实”,如“学会梳理小说情节”“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然后,就要注意课后的“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题目”和“提示”的设置意图都很清晰,这都为文章“教什么”指明方向。
2,找到”个体特征“。这篇小说,与其他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孤独”二字,全文着重的内容是心理的呈现,而不是情节的叙述。所以,还是要在表现“心理”上,下功夫。
3.怎么用。《孤独之旅》是一篇自读课文,我认为它应该属于教材选文的“例文”类型,就“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于是在想:“用这篇的什么去教会学生梳理小说情节”“用这篇的什么去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用这篇的什么经历共鸣,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
4.“用什么”。小说情节的梳理角度很多,最常用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是一篇长篇幅课文,若通过文字阅读来梳理,显然太慢了。所以,想到高效梳理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图说话”,并且“化繁为易”,就给“三幅图”:开端发展图、高潮图、结局图。并给学生“情境任务”:请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杜小康的身份,分别为以下三幅图配上一段文字,表达他此时的心理状态。(要求:要用到文中杜小康说的话)
“根据情节发展”(着力点,是想始终不让学生离开文章),“配文字”,是考虑到“读写结合”,提了一定的难度,但功能很强。我上课的时候,会强调“怎么写”。观察图片,在什么环境下?发生了什么事情?人物表现怎么?围绕这三个问题正是小说三要素运用于写作实践的训练。
5.“三句话”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用到杜小康自己的话”。这篇文章,杜同学总共就说了四句话,正好是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暗合,这也是用”这四句话“就是我们梳理情节的”新颖角度。这“四句话”即把情节给梳理了,同时又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刻画了人物心理的变化,“我要回家----”表达了杜同学“不堪孤独之苦”;“分头去找”表达杜同学“承受孤独之苦”;“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这语无伦次的话正是杜同学“享受孤独之苦”的体现。
6.“多色彩”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环境对人物的塑造作用,是最突出且典型的。不论是“鸭群”“芦苇荡”还是其他自然环境作用可以说了显而易见,相信,都要被老师们讲“烂了”。于是,就“另辟蹊径”从环境的色彩着眼,选择相应片段让学生加以体会。如“白茫茫的”表现杜同学对前方 的茫然,“绿潮般涌向天边”表现杜同学的压力,惶恐。暴风雨带来的四个“黑”字,表现人物害怕,恐惧。“从未见过的蓝”表现人物心理阴霾散去的轻松,快乐。
7.逆境中成长。小说主题的确定,其实是可以多元化,比如,为什么杜小康先要面对的是“孤独”,而不是“暴风雨”?能不能调换?显然不行。因为人生的主题,必须“先解决内在的问题”,才能去克服外界的风雨 ”。但是,学情还是需要“简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