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经历了一段迷惘期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读一本书到底是理解书的内容重要,还是以书为媒对话自己的感悟重要?
更确切的说,对于我自己,是该闻道晓理,还是应该理序明向。
林特特的这本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一句让人无限遐想的总结,也鲜有一本书是以多个故事串联,且未明确界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诸如此类道理的,虽是草草了读,但也从中汲取到了问题的答案——人生的必经阶段,放下,才能重新出发。
书中记叙了六章节内容(六十九个故事):
1、世界是苦的,但生活要有它该有的样子
2、在你最感兴趣的事情上,藏着人生终极的秘密
3、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别离
4、念旧的人总不会太坏
5、一辈子,我们只能成为某些人眼中最特别的人
6、找个温暖的人过一生
02
生活、理想、感情构造了书的骨架,每个故事为之创造血肉,于是,这本书成为了可以对话的“人”,而有些对话确实真真的只能借助书与自己讲述,就像为什么要放下?该放下些什么?
以前听了很多关于舍得的道理,也就只是听一听,并无深意。
有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停滞不前了很久,感觉来源于惰性,也可能来源于环境。
当来源于惰性的时候,就狠下心说服自己改变,懒癌一出现就逼自己做最不想的事,可惜并未有效果,而是越发厌恶产生惰性的自己;当来源于环境的时候,就抽个时间哪怕只有1天,出个门尝试冒险,做一些不曾经历过的事,这种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周身全是新鲜感,充满激情。
可没有任何方法能保证,自己对于这种停滞不前状态来源判断的准确性,也不可能每次都尝试不同的冒险。
于是,环境中总是会携带着熟悉的成分,这种成分熟悉到已经完全不会去怀疑它的真伪,它的利弊,它的善恶,它潜伏在我们最亲密的氛围中,我们也把它当做各种消极面的最不可能,甚至从未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思考过它的性质。
在不知多少个浑浑噩噩中,我们把这种成分当做是安慰、是人生的方向,可就在突然的某一天,像是闪电雷击,让你突然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开始回忆、思考、衡量这个成分的各个方面。
蓦地,你终于发现了它最可怕的劣性,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该直接一刀切除,还是该让时间缓缓冲淡,你询问身边信赖的人,想找到些许的认可以帮助你下定决心,你以为自己还在动摇,可其实,你的内心已经很难容得下,而且把它取名叫“糟粕”,只想尽快划清距离界限。
03
网上很流行说,“放飞自我”,有褒义也有贬义。
经历上述放下“糟粕”的过程,经历晴天霹雳、震惊、思考、发现、焦虑、犹豫、决定、担心、尴尬、沉淀的情绪变迁,当周遭最亲密的“糟粕”剥离之后,又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自己,“放飞自我”有利身心。
也许,还会存在回天之力都无法改变的事,但至少,在自我放飞的世界里,一切的规则可以自己制定,一切的冒险可以自己决定,一切的结果自己有力承担,有时勇气比出发更重要。
(文:林洁洁)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