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钓
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怼”这个词突然火了,诸如“回怼”“互怼”“怒怼”“狂怼”等等,有点一发而不可收拾。惶惑中查了查词典,“怼”在正式版本的词典中,解释为怨恨。也有说是一省的方言,含义广泛。但就很多时下新闻的标题而言,该词以“在语言上进行反击”之意为最,且有取代惯常用语之势。
网络语言,通俗活泼,深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只要便于正常地传情达意,适当地使用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语言传递的是一种过激的情绪,进而成为一种激化矛盾的武器,则应另当别论了。“怼”一词之所以成为网络热词,它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隐忧呢?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有时会苦于词不达意,即自己的心意不能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的确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有时我们会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可见古代诗人对语言要求的苛刻程度。可这是诗人的创作态度,为的是留下经典。
反观我们有些媒体,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经典,而是在寻觅一个能让读者感觉新奇、又能使一则普通的新闻事件产生“爆点”的词语,其终极目的就是博人眼球,换取点击量,以完成所谓的“任务”罢了。至于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却无暇顾及。
比如,名人甲对名人乙的看法谈了不同的意见,名人乙又对名人甲做出回应。相关媒体会迅速捕捉到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信息,极尽渲染之能事,不假思索地抛出“怼”一词,使二人的言论带些对掐的火药味。
在读者看来,二人梁子颇深,好戏才刚刚开始,期待后续。而两位名人也会因媒体的报道,使本来平和的关系出现裂痕。这样的“怼”,在哗众取宠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其危害是过度消费了人们的良知和社会责任。
其次,媒体的样板作用是无穷的,难免会让人跟风,这亦步亦趋的做法倘若成为潮流,不仅严重伤害了语言本身的尊严,也会使人际关系中多了一股戾气,而少了一丝和睦。
所以,“怼”一词的火热,看似是一种不屑一谈的语言现象,实则烛照出的是人的一种素质和境界。我们老是在讲,要净化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可是一个热词的出现,我们很多媒体却不辨黑白,热衷于趋之若鹜,而不是趋利避害,勇于担当,这势必会使语言怪相愈演愈烈而导致贻笑大方。
中国的汉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的不仅是人们日常的行为,更是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走了歪路,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又何谈前途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