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我读过的国人写的最通俗易懂的价值投资入门书,比起国外的价值投资分析著作更能提起阅读兴趣,也更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作者李杰,2006年进入股市,2008年正式转为职业投资人,2009年以水晶苍蝇拍为笔名在网络上发表投资杂谈,2013年其微博浏览量超过1700万次。本书2014年4月第一版,2015年1月已是第9次印刷,可见此书的畅销程度。八年时间作者能写出如此有见地的著作,不得不佩服此人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作者的写作初衷是帮助散户在浩如烟海的投资著作中提炼关键知识点,并在此之上建立系统的投资观念。因此,本书构思了三大认知版块,即正视投资、发现价值、理解市场。这三大部分分别对应着投资之道(个人投资观),价值之源(企业价值分析),和估值之谜(市场波动)。本书努力将概率思维、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这三个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穿插到每一个重要的部分,让广大散户能够通过学习一步一步取得自我提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正视投资(个人投资观的形成)
一、有关股市的三个事实
1、低门槛与高壁垒
股市这个游戏进入门槛非常低,只要去证券公司开一个账户,足不出户就可完成交易,没有学历、年龄的限制,不受天气和地理的局限,可以说,进入股市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但就像免费的就是最贵的一样,低门槛的另一面是真正的获利者面临极高的壁垒。
如果股票投资是一个职业(即便只是一个兼职),那么这个职业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从业者的教育背景五花八门,且进入这一行基本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股市的一赚二平七亏之说。
股市是一个少数人获胜的游戏,那么获利的高壁垒到底在哪里呢?
股价=每股收益*每股估值,所以股市获利的两个关键变量是:公司未来的业绩走向和市场给予公司的估值(PE,市盈率)。那么问题来了,对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判断和把握是一件简单和容易的事情吗?毫无疑问这远非那么简单,这就是高壁垒所在。
至少面临三重困难: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确定,市场定价的复杂性,市场对人性弱点的放大。
这三大挑战也成了股市中成功的最大壁垒,也是我们要刻意去锻炼的三大能力:敏锐的商业判断力、对市场定价机制的深刻认识、强大的自我意识,克服人性弱点。基于此,可以把投资能力分成四个等级:
第一等:三大能力皆备,必为一代投资大家。
第二等:一项突出,其他两项没硬伤,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财务自由不是梦。
第三等:一项突出,其他两项有硬伤,业绩容易大起大落,运气占比较大。
第四等:三项能力都很弱,属于股市中永远的炮灰和大多数。
2、股市也没那么可怕
高壁垒也不意味着股市真有那么可怕。做投资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寻找超额收益的“小概率事件”。但这种小概率不是毫无规律,像彩票一样的随机波动。而是因为市场里真正具备上述三大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一旦你踏出这一步,你就会发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投资成功恰恰是某种“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每个家庭的财富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敌人——通货膨胀。30年前万元户算是大富翁,但现在1万元勉强只够一次出国旅行的费用。
如果以1-2年的周期来看,股票的波动范围确实非常大,但如果拉长到20-30年,股票的收益相比于债券和储蓄有更大的优势。国外一个教授研究了1802—2006各类主要资产的实际回报,显示股票的回报高达75万多倍,而现金的购买力已经缩水到原来的6%。
3、远离“大多数人”
既然股市是一赚二平七亏,我们就应远离七亏的大多数人。也即巴菲特据说的在别人贪婪时要恐慌,在别人恐慌时要贪婪。
二、你其实也有优势
散户和机构比并非一无是处,散户也有自己的优势,应该学会扬长避短。机构的优势在于豪华的团队和各种专业资源。但背后也有巨大的弱势,即精力分散,不够专注,业绩考核的短期化,担心职业风险,容易丧失独立判断。相反散户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个行业的一两家公司进行深入的分析,从长远、全面的角度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有人会说专业知识是绕不过去的东西,那么是否在研究相关企业时会面临一堵专业知识构成的牢不可破的墙呢?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对投资基本规律这个“1”的充分掌握,则类似专业知识这种无数的“0”就没有太多的意义。而投资的基础专业知识自学完全没有问题,再多读一些心理学、历史方面的会更好。
三、捅破投资的“窗户纸”
综合考虑高壁垒和自身的优势,如果我们以投资者的心态进入市场,应该怎么做呢?以下几点仅供参考:一、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二、认识投资应遵循的原则;三、避开坑人的陷阱;四、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1、投资、投机与赌博
对投资者来说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资产价值和衡量的普适规律,而对投机者而言则需要敏感于各种变化和转换中稍纵即逝的机会。以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股市中有成功的投机者,必然存在更多成功的投资者,却没有成功的赌徒。
2、易学难精的价值投资
郭德纲曾说:京剧就像一座大山你能一眼看出高来就不敢往上爬了。但相声你乍一看就是一个小土坡,但你爬上去发现后面有一个高的坡,再爬又有一个更高的,再爬还有。某种程度上价值投资和相声的状况很相似。
3、价值投资的基石:
(1)从企业视角看投资
(2)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
(3)了解“市场先生”的脾气
(4)谨守安全边际原则
(5)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
4、把预测留给神仙
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都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忠告:第一、不要预测市场,第二、不要频繁交易。
5、跨过“投资的万人坑”:归纳了一些容易犯的投资错误供参考。
6、投资修炼的进阶之路:四个阶段
(1)投资世界的历史和基本理念及原则
(2)企业价值分析的框架和方法论
(3)市场定价机制及长期运行规律
(4)对投资中多种要素的融合及综合运用
四、像胜出者一样思考
投资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投资家,他们在股票的选择标准上可能千差万别,在操作模式上也经常大相径庭,但在这些差异背后,某些思想原则却高度一致,这些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和投资价值观,对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都价值千金。
1、制造你的“核武器”
复利是投资世界的核武器,做投资的人如果不懂复利,就像厨师不会掌握火候,士兵上了战场却不带武器一样不可思议。
复利有三个关键要素:本金、收益率、持续时间。
创造世界投资奇迹的巴菲特的复合收益率也不过22%,但是他持续了50年之久,这一点全球无人能及。巴菲特自1957年正式开始专业投资至今的50多年里,只有一年的业绩增长超过50%(1976年59.3%),而惊人的是,在50多的投资生涯中只有两个年份是负增长(2001年-6.2%,2008年-9.6%)
长期良好复利的获利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任务,主要在于在投资过程中一旦出现大幅亏损,就会对最终收益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所以复利用严谨的数学法则告诉我们:抑制亏损是投资取得成功的第一要务。
2、下注大概率与高赔率
凯利公式:仓位=(赔率*赢的概率--输的概率)/赔率
赔率虽然重要,但获胜概率才是最关键的因素。通常来讲,大概率和高赔率更容易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下:
一是有广阔前景和优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现阶段尚未被市场充分理解,二是市场对一个只是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过分悲观,从而给出超低价。前一种赚的是比别人看得准、看得远的捡漏钱,后一种赚的是市场情绪失控送的钱。
3、聪明的承担风险
投资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无知风险、复杂和不可知的风险、被忽略的致命小概率风险、无法有效把握机会的风险。
试图规避一切风险是不可能也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并且在较低的风险系数下寻求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盈利机会补偿。
4、深入骨髓的逆向思维
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已深入人心,他的搭档芒格说:把事情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反过来思考可能让人豁然开朗。
逆向思维看起来并没什么技术难度,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逆向的前提是独立和理性。逆向并不总会带来正确的结果,特别是当趋势还远未到达转折点的时候。“为了逆向而逆向”更是容易招致主动性的错误。
5、以退为进的长期持有
长期持有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选择:放弃复杂不可测的部分,抓住确定性回报的部分。有过一个统计:从1926到1996的70年间,股票的所有报酬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里创造的,只占时间的7%而已。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是哪些月份,其中的教训是闪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6、会买的才是师傅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作“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吗?
五、认知偏差与决策链
投资决策所涉及的环节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重大的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决策所依据的某个关键假设偏离了事实和真相。
1、隐形的决策链
人们的决策链沿着“事实→信息→观点→判断→理念→信仰”这几个层次逐渐展开并且自我认同越来越强大的。熟练的投资者善于区分不同阶段并能理性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最终决策的形成。
2、让大脑有效运作
阻碍大脑正常运作的障碍主要有:
(1)先入为主的想当然:行业龙头是否名符其实?
(2)屁股决策脑袋:你的仓位决定了你的看法
(3)真实的偏颇:盲人摸象般得到的信息不全
(4)超出能力圈的复杂判断
(5)专业自负与灯下黑
(6)顽固的心理弱点:锚定效应、羊群效应
3、跨过信息的罗生门
尽量确保一笔投资决策是建立在一个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上,而非碎片化信息的组合,这样就不容易被突发事件和不明信息所干扰。
保持信息的客观完整,如果得到的信息只反映部分,由此可能形成一个真实但片面的判断。
大多数的内部信息不如没有,因为一方面不靠谱,另一方面还会给投资者一种特别靠谱的假象和心理暗示。
即使信息量及来源一样,信息的解读能力也有天壤之别。投资中的信息按照获利的困难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的、可知的和未知的信息。
说到底,克服认识偏差和决策链过程中信息扭曲的根本方法在于:搞清楚并且强化自己的能力圈,坚持在能力范围内,建立起一套有效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体系,对生意、企业、投资建立起框架性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