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本来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在正式演奏之前,音乐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早期带有引子的性质,十九世纪以后成为独立的具有即兴特点的中小型器乐曲。
北京天桥剧场7月28日“庆祝建军九十周年芭蕾精品晚会”中演出的第二个作品《前奏曲》,便是根据俄罗斯著名古典音乐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之一创作的。他被誉为是浪漫主义晚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这支芭蕾舞作品由本史蒂文森编导、中央芭蕾舞团两名舞蹈家张妍、战裕田表演,同前奏曲短小精悍的特点一致,芭蕾舞《前奏曲》也是一支精致短小的舞蹈作品。
演出从始至终没有大规模的伴舞,也没有华丽的舞美、道具、服装,台上只放置了一个把杆,女舞者身穿浪漫主义芭蕾标志性的白纱裙,男舞者则穿洁白的紧身衣紧身裤,二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场上打着一束白光,将两名舞者笼罩在其中,显得格外干净、纯洁,观众们也不由得放下躁动的心,从舞者身体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纯净与安宁。起初,女舞者在把杆前,男舞者在把杆后,二人动作多是相对的,你往后我就往前,你往左我就往右,但相同的动作、相反的方向又彰显出一种和谐与融洽。随着音乐情感的逐渐推进,舞者时而围绕把杆轻盈地跑动、跳跃,时而以把杆作为支点做一些环绕和托举动作,女舞者以男舞者的身体为助力,有时单腿立在把杆上展示优美的舞姿,有时轻松地由男舞者托举来回跃过把杆,做出一些新颖的动作组合。最终,男女舞者的动作方向也变为一致,由于身高和体型的差距,女舞者站在前面并不会阻挡观众看到男舞者,反而给观众带来二人合二为一的感觉,完美显示出了芭蕾艺术中男女搭档配合的默契与和谐。
《前奏曲》的特殊之处在于,全场道具只有一个把杆,舞者的动作简单干净,不拖泥带水,白色的打光更使整支舞蹈呈现出浪漫主义芭蕾那样轻盈飘逸的气氛。但舞者围绕把杆所表演的一系列动作,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芭蕾基训的练功房中,看到了一对芭蕾舞搭档平日里刻苦的训练场景,是舞者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在繁忙的学习与生活中,观看这样一支简单又富有意蕴的芭蕾作品,躁动的心也仿佛平静下来,不由自主地跟随音乐和舞者的动作潜入那简洁又和谐的意境中去,这就是芭蕾舞《前奏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