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 受 孩 子 的 拖 延
陪同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曲曲折折。有时晴天朗朗,有时阴雨绵绵;我的心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记得有天早上,事先有计划安排过去补物理课。结果他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连续叫了两次,儿子还是不愿意起床,我催着说:快点起来吧!都要迟到了。
儿子一脸不情愿慢腾腾的穿衣服,不易为然地回我一句:“急什么急,有什么好急的,我心里有数”。我忍不住说:“你得赶时间,急匆匆吃饭,急匆匆赶着去补课,你能快速静下心进入学习状态吗?”
儿子看我着急上火,虽然嘴上不顶撞了,确用拖延来对付我的愤怒。看着孩子用行动给我对抗,我心里除了气氛,还有掺杂的忧伤,想想自己为了孩子的前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孩子竟用这种态度来对待自己。但为了不破坏刚建立的亲子关系,我只得强忍着心中怒火,不再说什么了。
儿子出门时,小声嘟囔着:“早干什么去了,小的时候你不管我,现在知道急了”。随后就听见“砰”的一声关门声,孩子把门关掉,走了。
我木然的站在窗口目送儿子远去的背影,儿子那句话就如针扎一般,扎的我心痛。我瘫坐在椅子反复的思考着孩子刚才的表现:“是啊!孩子小的时候对他的陪伴实在太少了。孩子拖拉也许是在寻求关注的一种表现吧!”
一年12个月,忽略寒暑假,每个月按4周计算,这样大致算下来我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竟不到1/4。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更别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了。
想到这些,我重新振作精神。把房间收拾整齐,下楼买了孩子喜吃的水果和食品,以良好的状态,等待儿子补习回来。
到了中午儿子补习回来,我笑脸相迎的说:“儿子,快洗手吃点水果,一会饭就好了”。儿子看我没有生气,还做了他喜欢吃的饭菜,脸上有些懵。我说:“儿子,早上妈妈说话方式不对,向你道歉”。
儿子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也有错。昨天睡得太晚,今天起不来了”。我笑笑说:“晚上怎么又睡不好了?”儿子调皮的说:“昨天晚上打了一会游戏,技术太好了,一局打下来竟忘了时间。”。
我拍拍儿子肩膀说:“儿子打游戏都能打这么好,克服早起也没问题”。
儿子看我但没有责备还夸奖他。显然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居然抢着帮我端菜,端饭。
经历这件事后我得了经验,以后孩子想要做什么决定,我该做的就是支持,鼓励和尊重。
这样愉快的相处模式维持了一段时间。
一天早上,孩子起得很早,拿着手机在厕所里蹲了足足20分钟不出来。我又开始着急了,敲卫生间门说:“快出来,饭都快凉了,抓紧时间”。
孩子磨磨叽叽的从卫生间出来,坐在餐桌上吃早餐。我看了他一眼,感觉他心思重重。还没等我张嘴说话,他说:“我肚子有点不舒服”。说完又跑到卫生间。我强忍怒气,抚平心情。
这样连续了三个早晨,我实在忍不住问道:“你这几天怎么了,为什么每天早晨蹲两次厕所?每次都这么长时间,还拿着手机,是不是在厕所偷偷玩游戏?你这样,拖拖拉拉,到辅导班不迟到吗?”孩子哼哼唧唧的说:“我没玩游戏,就是肚子不舒服”。
我思考了一天,觉得还是要和孩子谈谈,孩子表面上的拖延,一定有原因。
晚上,孩子写完作业,我敲敲他的房门,进到房间,语重心长的说:“儿啊!妈妈回来陪你也这么久了,我看到你身上的变化,妈妈也相信儿子是很努力的,这几天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每次去上学,没有以前积极了。如果你选择相信妈妈,给妈妈说说好吗?妈妈愿意和你一起分担”。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妈妈物理该会考了,我不想进学校考试,我怕考不好”。
听完孩子的话,我才明白,孩子表面上的拖延是思想上的逃避啊!孩子缺乏向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起挑战的勇气,画地为牢,最终只能将自己原本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无法提升。
在这个时候,我要鼓励孩子去挑战困难,去尝试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去也挑战困难,去尝试相信自己——相信一起的可能,只要坚定信念,一定可以挑战极限。
此刻,我给孩子聊了一些成功人士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况,如钢琴家郎朗等,也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他是有毅力的,他在妈妈心里永远都是优秀的。
慢慢的,孩子表情舒展了,我又和他一起制定了考前方案和学习规划。当孩子清晰目标和有了解决方法时,孩子心里没有了恐惧。
家长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拖延,才能帮助孩子解决拖延背后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这是容不得怀疑的,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欣赏他的优点,让孩子找到自信,认清自我价值,孩子才不会用拖延来选择逃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