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经事、年少无知,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生活,少年的我们摆出一副轰轰烈烈的架势,却不经在时间的辗转中,化成一滩苍白的回忆杀, 叹一声无奈的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但是,光阴荏苒、韶华易逝的背后,我们失去的究竟是岁月所代表的青春?还是连同热爱生活的勇气?
“在吗?”今天中午微信突然弹出好友聊天对话框,找我的是挺要好的小学同学琳,琳小学的成绩还算中上,好学、勤奋,还是和我暗暗竞争的对手;大学毕业后因家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从认识到结婚,不到半年时间就匆匆嫁人,跟随丈夫来到繁华的S城市当起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如今快5年过去了,儿子也两岁了,在外人看似的家庭完整,却在她的字里行间透出不幸福的迷茫和卑微感:经济的不独立、缺乏专业技能,以及婚姻上并不稳定的安全感。琳说几年与社会脱节,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软件都忘记怎么使用,甚至害怕面对求职市场。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婚姻让我们有理由更爱生活,只可惜,很多人却因为婚姻等各种原因,放弃了自已,放弃了真正生活的本能。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鲁迅的《故乡》,金圆月下的刺猹少年、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随着鲁迅先生返乡的所见所感,儿时美好的记忆和遐想,却在毕恭毕敬、畏畏缩缩的成年闰土一出现时,一下子摔得粉碎,“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像《欢乐颂》里的曲筱绡,肆意张扬的个性似乎能把一切都活成一种洒脱,毕竟是少之又少。更多人是年少时,表达肆无忌惮纯真欢乐的人之本性,在岁月这把刀下,慢慢地削去性格的棱角,开始压抑自已,收起性格中的尖锐,委曲求全讨好生活,以圆滑求自保,却又在今后陷入找回自已的怪圈。世界很残酷,而更残酷的是抵抗残酷的无力感,给生活无情的摧残找了多么好的理由!
还记得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那个健硕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呈现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落满泥士、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士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士的人的双手。巨石在很短的时间内集聚向山下滚下的能量,西西弗斯则必须竭尽全力顶住这巨石并重新推向山顶。也许,这给我们在与生活的博弈与较量中,西西弗斯传递了一种应有的态度。活着,就应该一路踏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