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我们身边,有一半的家长会包办属于孩子的事务,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在上小学了,还不知道怎么收拾书包,八九岁了,还不能自己系鞋带,上中学了,还不会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
在孩子表现出没有责任心之前,我们都做过什么?
我们心里会想,孩子还小,不忍心让孩子做事,于是大事小事都给孩子做了。
我们会担心,孩子学习已经很累了,负担本来就很重了,孩子专心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
我们曾经也让孩子做一些事情,但是孩子做得一团糟,还不如自己做了算了。
你会这样想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生活中,照顾人却剥夺了孩子力所能及做事情的权力,所以有时孩子可能会遇到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缺乏自我控制和责任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将介绍两个有效的方法——孩子想做的清单和责任清单,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
一、孩子想做的清单
孩子想做的清单,是孩子特别想做的事情,这个清单可以由孩子自己编写,列出他们想要负责的任务或活动。例如,孩子可能想要养一盆植物、想要养一只小猫,或者与父母一起参与家务劳动,一起画画等。以下是具体实施步骤:
鼓励孩子参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想要负责的事项,并且不限制种类和数量。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制定计划:在清单上,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和安排,确保任务的完成不冲突、不过于拥挤。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合理分配时间和规划工作的能力。
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孩子进行任务时,家长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二、责任清单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制定责任清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家庭有能力做出贡献。以下是实施步骤:
定义责任范围: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可以承担的责任范围,例如自己的功课、管理零花钱、帮助购物等。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了解这些责任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
制定具体任务:将责任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与孩子达成一致。例如,清洁房间、洗碗、整理衣物等。这样有助于孩子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标准。
责任清单也叫做放手清单,是给孩子赋权,让孩子学会自主,自主的孩子才会自律。
当孩子遇到问题需要我们引导时,询问孩子三个问题。
1.为什么需要父母帮忙?
2.需要父母具体做那些事情?
3.他自己能够做到哪一步?
写在最后: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自律跟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孩子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孩子才会有意识去完成。
通过孩子想做的清单和责任清单这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孩子想做的清单让他们主动参与,并且有机会选择自己负责的任务;责任清单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和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这些努力,孩子将逐渐培养出自我控制和责任感,成为能够自律管理自己的人。
摘自--付立平老师的《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