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换做是以前的我话,我一定会直接回绝,给我闭嘴吧,我什么都不需要。周末嘛闲来无事就当做学习吧,通过这次的谈话我也明白这其中的流程和逻辑。
1、直接了当的销售目的和产品,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意向
2、如果你追问则继续追问细节,或许你其中已经包含这些隐性需求的问题,只不过现在自己对销售不希望说太多,所以她需要打开你这个口子。
3、接着想要了解一下你的真实需求,像是聊天一样,给你代入一种真的是在聊天的情景。
4、打消顾虑,拉近关系。在无限细分人格标签下任何人都存在共同点,所以她可能从你的家乡、喜欢的运动、平时的爱好这些地方去寻找破局点。
5、了解你现在的状态,同时给你说他自己经历。可能是对立面也可能是和你面临相同的状态
6、推荐优质的产品,产生欲望则说明方向没问题则继续深挖,没有则运用冷读术一步步试探
7、从你回答的语句中寻找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展开,细挖与你的共同点,拉近关系
8、及时确定,客服会要求你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因为如果当时不做出选择,以后成交的机会基本没有。同时这又是一个承诺,可以翘起更大的业务杠杆。
9、稀缺感,会营造出活动或者其他的情况。人们总是对失去的东西更加敏感,可能脑子一热就做出了选择。
10、可达性,关键在于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轻易得到,这是一种认知错觉,背后可能隐藏着隐性的代价。
11、后续跟进,会留下电话地址等讯息有更多的交流,会发送一条短信同时客服会加你的微信或者QQ。
引申思考:
真正的厉害的销售在于占领心智和意识,可以说他们的这套话术方法就是围绕这些方面的。
同时我在想一般的销售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会直接找到需要购买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促成交易,这种场景发生在客户本身就在寻找这些产品,销售在合适的时间切入进来促成交易的完成。
而这种做法其实很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我们往常我们思考问题就是这样,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why层面上,交易场景发生比较单一但这部分是海量的,大部分情况下是处理不完的。就算是都处理完了也可以用低价格再获取一批用户,对于一般流通性高的行业商家来说,招聘这些销售只要人够多就行了,一样可以达成很好的交易量。
接着我们再往下思考一层到How层面,客户提出需要产品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回到他为什么要购买这个产品或者说是去获取这些产品的信息。他也许只是需要使用不打算购买,或者近期有在考虑但没有那么快做决定,需要再看看。这样的话这部分客户完全是有可能,上面的那套流程而促成交易。所以在我看来有些H5的营销活动其实就是抓住了这点,挖掘出了潜在的需求,就拿熊猫书院的例子来说,我觉得的是很好的get到了我的点。我想要为知识付费但是不确定时间,不确定类目,不确定费用,不知道具体能提高成什么样等等问题,换做是上面的销售来说这是一个死局因为无从下手。How层面的销售更像是互联运营总监正在做的事情,一直在揣摩用户心理,受众,定位等多方面的信息,相对应去设计这些活动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宝藏。
最后一层what层面,关键词,愿景,品牌和IP。这是战略层面上的思考,同时这也是我所能理解的最高级的销售形态。客户为什么购买你,因为已经建立了认知的情况下,我买的是不仅是产品还有背后带来的隐性的价值,可能是满足我心理上的需求,一种认同感,一种价值观。举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买苹果的产品对很多人意味着身份的象征,意味着有了像乔布斯那样改变世界的能力,意味着我也能和那些牛逼的人用一样的手机。无数的人会为了自己信念而付费,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情绪。比如买锤子手机=情怀,梦想,特立独行,工匠。步步高,OPPO=小鲜肉,偶像,充电5五分钟,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小米=发烧友,极客,性价比。所有的这些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的定位,而且你会发现彼此的人群之间其实也互相不冲突,这恰恰就是品牌定位的高深之处,what层面更偏向于CEO思考的战略层面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深谙人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合适的人群,开辟商场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