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太极拳与太极
文 / 宇文微之
曾在大学里跟一位朋友学过两年陈式太极,当时不善运动的我居然学会了两套拳、一套剑,现在想想,自己都佩服自己。遗憾的是,读研以后就很少练拳了,至于现在,太极剑已经全忘了,太极拳五十六式也已经连不起来了,唯有那套“陈氏老架十三式”总算记着。
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河南温县陈家沟,绝不同于如今广场上大爷大妈们打的太极操,而是刚柔并济,不乏力道和威力的,真正的陈式太极“练家子”,像当年的陈长兴、杨露禅,那可都是做镖师、当保镖的高手。另外,陈式太极有“老架”、“新架”、“大驾”、“小架”的划分,是其三百多年来不断发展过程中演变出的不同风格和套路,其中,“老架”也被称为“功夫架”,很好地保留了最古老的“功夫”特色,比如,“金刚捣硾”、“掩手肱拳”的刚柔并用,“单鞭”、“六封四闭”的大开大合,“雀地龙”、“金鸡独立”的上下屈伸以及“倒卷肱”、“白鹤亮翅”的进退自如。
太极拳的高妙之处在于“以气运劲,以柔克刚”,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在出拳时“气守丹田”。
这“丹田”究竟为何物?按传统说法,人体丹田有上中下三处,习武者则以“中丹田”(肚脐下一寸体内正中)为重。有的武术家说丹田就是人之“气源”,人的气力要从丹田中来,人的肢体要像太极中的阴阳鱼一样运行自如而不离本源。这听来还是很玄,如何才能把握住这个神奇的“丹田”呢?
当年学拳(说是“学拳”,其实十分业余)时,我跟随我那位朋友曾去过一个比较专业的太极培训班里“交流”了一番。在那里,教拳的师傅提出了丹田的另一层含义,即“丹田”在物理意义上就是人体的重心,正如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重心一样,丹田可以被看作是“人体质量的集中点”。这样想来,“气沉丹田”就再明白不过了,只有在出拳时控制住自己的重心,你要做的动作才能最平稳,才能发挥出雄劲的力道。这样的“科学理解”并没有否定丹田这个形象的更深层含义,可也不失为指导人入门的好方法。
现代科学有句话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我们不妨就将“重心”和所谓的“气海丹田”理解成这里的“结构”和“性质”,“气沉丹田”就稳住了“重心”。
说到这里,我们将这种关系拓展开来,其实太极拳也可以说是“太极”这个“结构”的衍生物,它反过来就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太极”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
《太极拳经》(约成书于明清时期,作者叫王宗岳,但存疑)里开篇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玄妙的、难以捉摸的形象。太极拳尽管也有些“玄”,但还是可以被大师们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展示出来,而对于“太极”,要说仅就是那个由阴阳鱼组成的符号,似乎有些不妥,因为自古易学家崇太极,道教也谈太极,传统文化中,太极已经被推向了一个至高的位置。
太极的不断神秘化,让人们难以、或者不敢从一个直观的方向去认识它,也使它与我们的距离变得有些“疏远”了。其实,太极作为我们祖先认识和总结自然与自身的产物,本应有着普适大众的意义。那个符号在“简单”中已经说明了一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转,变化不息。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类社会的和谐之理,都能被这个符号表征出来;至于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则完全可以被认为是“后话”。理解基本的表征意义应该是接近“太极文化”的第一步。
我曾在《哲科漫谈,“混沌”遐思》这篇小文里提到,众多文化现象都是既有简单的一面又有复杂的一面,前者是为了接近群众而后者则是为了深化认识,我们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复杂方面”有深入的理解,但对“简单方面”的领会则必须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
所以,不妨从太极拳开始。
清风吹拂,长空皓月,张弛盈仄,衣袂翻飞,拳和意气精神运,道法自然太极生。
附:陈式太极拳老架十三式名称
01 第一式 太极起势
02 第二式:金刚捣硾
03 第三式:揽扎衣
04 第四世:六封四闭
05 第五式:单鞭
06 第六式:雀地龙
07 第七式:金鸡独立
08 第八式:倒卷肱
09 第九式:白鹤亮翅
10 第十式:斜行拗步
11 第十一式:掩手肱拳
12 第十二式:当头炮
13 第十三式:金刚捣硾
14 第十四式:太极收势
(算起来有十四式,记名“十三式”可能是因为“金刚捣硾”使了两遍)
丁酉年冬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