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籍的时候,突然翻出了《清凉山上》。突然想到,这个月的书到现在我还没看,而这本《清凉山上》还是十月份的任务。
从九月份开始,每个月选好自己的任务,有一月一书,一周一课等等。当时想一月一书对我来说应该没问题。
九月的任务是《八万四千问》,立马下单买了书回来,但是却一直没看(这是我最大的毛病,每次买书都很积极,但是买回来就放在那,2017年坚决不能这样了)。一直到月底,师兄说,书看完了没有,星期六晚上能不能分享?当时只好羞愧的说,没看完。后来看了一点,也写了一点笔记,但终究又是遗忘在那。
十月推荐书单是《清凉山上》,十月过半才买回来,翻看了,但是这本书明显比《八万四千问》涉及的佛教知识多太多,以我的水平,完全就看不进去。
十一月是重温这两本书。
十二月师兄推荐的是《透过佛法看世界》,这都到月底了,惭愧,我连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从退出值班以后,再也不精进了。之前习得的一点佛法知识又全部忘记了。
2014年,无意中在逛天涯中发现一个学佛的群,于是就加进去了。那段时间看苏轼和南怀瑾的书比较多,而他们两人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在儒释道都有很高的造诣,当时对佛法非常感兴趣,而机缘巧合我又遇到了学佛的群。这就是佛法中所谓的“缘分”。
那段时间真的算“如饥似渴”地学习,对于我这种从未接触佛法的人(之前看南怀瑾老师对《金刚经》的解读,压根就没法理解),必须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好怀念那个时期自己努力的劲。
当时去听课那天刚好是星期六,是放佛教相关的影片。看的第一部是《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当时只是放了两集,我连夜把整部电视全部看完了。这部电视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是我第一次开始理解“因果”,也开始慢慢相信因果。
之后看的便是《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了凡先生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这两部电视开启了我对佛法的了解,尤其是《了凡四训》。之后有一次去闺蜜那玩,却无意中从她的书桌上看到这本《了凡四训》,当时那个激动。我说你怎么会有这本书。原来是她跟朋友去寺庙的时候,里面的僧人给的,她一直放在那,于是我就拿过来了。冥冥之中注定我与这本书要结缘的。
之后便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知识,后来发心进了值班组,希望自己学更多的东西。这样的状态保持了大半年。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群主为了帮助我们,自己主动付费给我们邮寄各种书籍、念珠、计数器等,但却从来不允许我们把钱给她。
从进去这个群以后,内心开始变得宁静,尤其是每次听师兄们说法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浮躁之感。
但是今年为了备考,把群屏蔽了,也退出了值班组,于是就把之前学的东西全抛在脑后了。后来慢慢接触一些其他的事,重心也转移了,就把这些全忘了。
今天把群打开之后,突然发现那么亲切,一眼就看见了周末的素菜分享,原来我离开这么久,一切都没有变。看到熟悉的面孔,看到大家展示出来的美食,原来一切照旧。
人生需要不断修行才行!在之前的学习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和“无常”。
2017年,我与佛法的缘分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