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叶圣陶前辈的《文心》一书后感觉受益良多,整本书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书中王先生说的一句话“写作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并不是随便玩玩的游戏。”
什么是写作(What)?
写作是人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达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百度官方解说)
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人为什么要写作(Why)?
为了与亲友通信、为了有一些事情要让大众知晓、为了记录,为了抒发感情等。写作就是让笔来代替我们说话。
什么情况下提笔写作(Where)?
Any Time Any Where(随时)。
如何写作(How)?
官方解释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那么就说明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思考的过程。
无论是什么过程,它都有三个阶段:准备阶段、Working阶段、修改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
第一步:首先认清目标,确定群体:
上面提到人为什么要写作,那么就说明写作肯定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或者是记录某些事情。
举例:某天我去看了一场最新上映的电影《无双》,是由自己最喜欢的周润发所主演的,看完之后觉得这部电影剧情不错,同时也有很多引人深思、值得思考的地方,那么我就想要把今天看电影的这件事情给记录下来,或者针对这部电影的某部分发表下自己的意见。
那么在例子中,想要记录这件事情和针对电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我们的目标即中心意旨;群体就是指我们想要让谁看到。如果单单是记录经历,那么我就是群体;但如果想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群体就是其他群众。
第二步:收集素材:
素材是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那么收集素材也是我们写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收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上网搜索、跟他人交流沟通等。
举例:假如我想针对周润发出演的《无双》写一篇文章,那么首先我要先去把这部电影看一遍,然后可能会有很多地方没看懂或者觉得某个片段很精彩想跟别人沟通交流下,看看其他人对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
如例子中所表达,收集素材就是需要我们处处留心遇到有和题材相关的事项、将它们一一搜集拢来,使得我们的内容丰富。
第三步:整理素材,使素材“成熟”:
当我们有了中心意旨,有了素材之后,首先应该把素材进行选择,寻找素材与素材的关系,使成为若干,某组材料该怎样用,该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方。
举例:在如今这个网购发达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在某宝上购买一些小型家具,比如说室内简易衣架,简约茶几等。某天我在淘宝上买了个茶几,签收后发现这个茶几是需要组装的,商家给的材料有:木板、铁架、螺丝,那么我首先要将材料归类方便等下使用,避免等下发生一会找这个,一会又找不到那个的这类情况。
茶几组装尚且如此,更何况写作呢?茶几的材料是商家配好后的,只需简单拼接下就好;我们收集的素材是从“信息海洋”中打捞出来的,有各种各样的“漂流瓶”、有“海星”还有各种不明的“海洋同胞”。首先我们需要将它们进行筛选,只留下可能需要的,跟中心意旨相关的素材,其他的就先“放生”;然后将这些材料进行归类,方便接下来的使用。
PS:注意材料需要从正面、反面、旁面多方面进行运用,不可专固执一方面。(毕竟那些素材经过我们刚才的筛选只留下那么一丁点,如果再不好好使用就有点暴殄天物的意思了,我们要物尽其用)。
泡杯咖啡,放松一下
中心意旨和“成熟的素材”都有了,我们接下来就该开工啦,但是有句名言叫“万事开头难”,我记得在上学时的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总是第一个向老师发出呼声“老师给个题目吧”、“老师给个开头吧”、“老师帮我想想怎么写吧…”每堂课总得有那么4.5分钟的“要死要活”表演时间,然后将开头磨出来后,接下来就是“神来之笔”的时间,往往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后总得先自恋一番然后再对自己的“作品”修改一番(其实也就是写的时候太着急,字体潦草或者有个别错别字,句子读起来不太顺畅这些问题,再“绞尽脑汁”地将自己脑海中那些读起来显得高大上的词句换上去…)结局还好:大部分情况可以混过去,偶尔得个表扬。
从我的个人经历中不难看出“开头”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做一件事情来说的阻碍性有多么大,但是一旦有了开头,后面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投入。
第二阶段:Working阶段(Writing Phase)
这个阶段只有一个字:写,具体的说就是“写写写”
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抛空一切,仅仅是将自己脑海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在纸上,或者输出在Word文档中。(可能源自于作文课时,每次快速写完后都会觉得很轻松,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们需要清楚初稿的面目断然是不堪的,不然初稿就接近完美不用怎么修改那岂不是要比茨威格还厉害?初稿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将全部的思绪写出来。倘若一边写一边改,如果有人认为这种写作方式不会打断自己的思绪,那么前面算我白扯…(如果担心自己前面只顾写,后面修改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即时加上标点符号,注意上下文的呼应可能是帮助你的一个小方法吧)
第三阶段:修改阶段(Rewrite Phase)
最后这个阶段可谓是“写作过程中的Boss”,只要能在这个阶段让Boss满意了,那说明你接近成功啦!热播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肖奈说过一句话“优化无止境”,放在写作中也是一样的:修改无止境…
修改是什么(What)?
修改:是指改动、删节或增添,改正,纠正修改有错误的文本,主要是为了达到提高文章质量的目的,包含四种方法:删、增、理、换。(官方解说)
什么时候对文章进行修改(When)?
当我们的思维恢复到正常状态时,最好避免刚写完就对文章进行修改,为什么?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完成一件事情后无论是从身心劳累还是思维转换的角度来说都是不易于我们修改文章的(源自于作文课或者某些事情,当把它们完成后,会有种“解放”的感觉,需要放松放松,换换大脑),当我们写完后最好可以先把它放一放:喝个茶、看部电影,再不济打把王者荣耀…对自己好一点,先放松下再说。等过两天我们再全副武装到我们的文章修改上面来。
怎么修改文章(How)?
文章的修改大体上分为两类:文法和语调
文法:文字的法则,即是否出现用词不当,拼写错误等
常见的有:
用词是否恰当(重要的)
是否拼写有错误
语句是否流畅…
举例:用词不恰当:
原因在于:认识词语的意义不确切,或者因为不曾仔细思量,只顾随笔乱写,便把不当的词语写上去。缺乏对词语的感觉力的磨练
举例:语句是否流畅:
原因在于:大概在于句式使用错误
语调:语言的情调、风格,即文章的总体是否符合自己预想的样子,如何拥有自己的风格等
常见的有:
中心意旨是否突出(重要的)
语句是否连贯(重要的)
对某些地方进行修辞
意义是否欠缺或累赘(重要的)
如何使某些语句更有特色…
举例:意义的欠缺和累赘:
原因在于:意思没有完全表达,便不成一句话;或者说的太啰嗦,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装上去,不曾把意义想的周全,便提笔来写,言语习惯不良
举例:语句不连贯、欠照应:
原因在于:大概在于思想不够精密,虽然说了一大堆,但是全是瞎说,是读者感觉莫名其妙
使语句具有特色(修辞):
常见的“讳饰、夸张、明、隐喻、借喻、映衬”
“讳饰”:说话遇到忌讳,不直接说,如医院的太平房
“夸张”:夸张化,如小“沧海之一粟”
“明、隐喻”:明喻,如“心急如焚,心乱如麻”等有“犹、如”字眼;隐喻,如“枪林弹雨、鹅毛大雪”
“借喻”:如“夜空中,眨着无数只眼睛”
“映衬”:“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使人发现同点和异点,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词:除“郁郁葱葱”等连绵词或叠词外,勿多用同音或声音相近的字和词,避免绕口令
句式:除有意义的重复外,句式及助词需交互错综,勿选用同一的句式及同一的助词
中心意旨是否明确:
原因在于文章结构是否严谨。
文章的结构:“秩序”—“联络”—“统一”
What?
“秩序”:把所有的材料排序成适宜的次第
“联络”:从头至尾顺当地连续下去,没有勉强接榫的地方
“统一”: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
How?
回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答:为着讲一件事情的经过、为着要发表怎样的一种观点
回问自己:“这个中心意旨在我们的意念中怎样来的呢?”
答:从某种因素引起的
回问自己:“这项材料可能增加中心意旨的力量吗/是否能突出中心意旨?”
答:“这项材料能增加中心意旨的力量/不,这项材料与中心意旨毫不相及”
举例:“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无双》,周润发出演的,剧情十分赞,特效也不错,那么我想把今天写进日记里。那么首先这个过程是怎样经过的?这个电影里有哪些片段是可以省略的?最精彩的那部分我是应该写在最前面还是依次写下去,怎么样才能更有意义,更有吸引力?”
写作风格(Writing Style):
我们的写作风格往往取决于取材的范围、作者的品性、作者的语言习惯、写作的习惯这四个方面:
取材的范围:
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中心意旨和素材是第一步,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章风格跟我们选取的素材范围是息息相关的,素材的选取源自于生活。
假如一个人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那么他的文章素材自然不会涉及到饥寒困苦这方面;但是一个生活在贫民窑里的人,饥寒困苦包围着他,他无时无刻不沉溺在其中。那么他不但能写饥寒困苦的事象,更能剖析饥寒困苦的所以然并将它真实的描述出来。再比如说像某些人每天生活在“两点一线”或者“多点一线”中,那么他们的文章自然不会涉及到山岳的雄伟、河海的浩瀚;但是有一类人却能将山岳、河海的形态描述出来,更能从山岳、河海的影响中解悟人生的意义,这类人就是我们所指的旅行作家。
因此,取材范围的不同,也意味着我们文章风格的不同。
作者的品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正因如此,所以人的品性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性格温和,有些人性情急躁,有些人比较心胸宽阔,而有些人就比较小心眼;再加上每个人的性格又存在程度深浅的分别,所以写作的风格自然是千姿百态的
比如性格温和的人即便在十分生气的时候也很难写出十分严厉的文章,就像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即便在十分闲暇的时候也写不出太闲适的文章。
由此可见,写作之人的品性也是影响我们写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的语言习惯:
语言习惯同品性一样,都是取决于我们写作之人,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性格都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的意思从俩个人嘴里说出来给人感觉是不一样的,也许一个人比较啰嗦,要说一大堆才能将意思表达清楚,而另一个人比较言简意赅,很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
由此可见,在影响写作风格的因素中,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性格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写作的习惯:
前面我们提到了一个人的性格和语言习惯都是影响他写作风格的因素,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个人除了性格和语言习惯是独立,他的做事风格也是独立的。
有的人做事比较风风火火的,而有的人做事则比较低调含蓄;在写作方面有的人信手拈来,一定要把想说的话全部写下来才结束,而有些人可能下笔比较慢,句句都要斟酌一番,甚至连词和字都要先推敲一番,似乎不放心的样子,等到结束后还要再仔细修改一下,涂去一部分或者加上一部分。
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其实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是源于生活,源于自我。
一个人的写作风格实际上跟他的生活、品性有着很深的渊源,而只有从源头上着力,才算不是舍本逐末的努力。
Writing is a project in the middle of life, not a game!
PS:初稿结于2019年10月31日的凌晨1.40分 By CatSay(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