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学校都将很多的精力放在教师培训,教学评比,绩效考核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具体有: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重难点的识别和处理方法,课堂内从纪律到氛围到效果的设计和掌控等,完善、改进、增强教师从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思路和方法。
评比的目的,有掌握教师实际教学水平,暴露普遍性及个别性问题的方面;也有通过“比“来突出差距,在“比“的过程中激发教师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主动追求;通过“评“促进交流和学习,通过奖励树立模范,促进后进不足者学习进步的意图。
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促使教师学习进步。“奖优“可以树立让大家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是示范作用,告诉大家什么是优秀的标准,大家以后可以向这个标准努力;“罚劣“是“杀鸡儆猴“的手段,是威慑,当然也是示范,将不被学校认可的行为标示出来,再加上惩罚,强化大家对这种行为的记忆和规避意识。
可是,不论教师培训、教学评比还是绩效考核,出发点都是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期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个体,优秀个体越多,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越多;在很多绩效考核的设计思路中,还体现出均衡的意图,就是要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要求同专业,同年级各班的考试成绩不能差距过大,尤其是不能出现负偏差过大的情况,也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成果,用学生考试成绩体现出来的是最大化的趋同,越接近越好,越不接近越容易遭到惩罚。
这种教师成长的顶层设计,目的可以总结为:树立明确的标杆和方向,用培训、评比和奖罚的手段,促使所有教师向标杆靠拢,不断缩小以标杆为中心的同心圆的面积,力争达到这个圆的面积的最小化,构成圆的教师行为趋同化的最终目标。
这个目标的问题在于:第一,这个圆的不可能无限缩小,教师之间的知识差距,方法差距,能力差距永远存在;第二,构成圆的每一个点,永远是外圈多于内圈,在这个体系中获得认同感,获得成就感的永远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即使已经尽可能地接近圆心,但仍然不能获得相应的认可,主动的向心力必然下降;第三,这种模式天然地抹杀了人的个性化行为,只有与标杆趋同一致的行为才会被鼓励,非向心的行为动作一定是被打击和惩罚的对象。对教师个体来说,就是一场从开头就可以看到结尾的无聊游戏,如果一个年轻人,从进入一个行业开始,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断成长,最终变成那一个个前辈的样子,头脑清醒的优秀年轻人,一定会离开这个行业,寻找更大的人生可能性。
既然不可能做到所有人的水平都一样,所有人的教学效果都一样,那么花这么大力气搞培训、拼比和绩效的意义只能是改良,是尽可能的缩小这个同心圆的面积;各种评比和奖惩手段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表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且还要求成绩趋同,也就是同一门课程,同一个年级,各班的成绩要缩小差距,不能出现过大的负偏差,其实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过大的正偏差,因为过大的正偏差必然是被过大的负偏差反衬出来的;每一个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人生的意义就是变成一个每天都在校园中能够见到的,被领导,被同事们所尊敬的那样一个人的样子,虽然总能听到鼓励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声音,可是实际的制度设计可从来不会考虑这一点,越是趋近同心圆的中心,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越是表现出相同的动作和思路来,反而是同心圆的外圈,倒是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地方。
既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的制度,不是为了造就个性化发展的教师;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认定,是以趋同化的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教师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变成模具化的复制品,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这种道路进一步推到极致呢?我在《最后的疯狂——应试教育的优化解决方案》一文中,设想了一种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集体协作,设计包装出一个最优化、最有效率的课堂产品,这个产品是将某个知识点的最好的解决方案,用最佳的教学程序,附以最优化的类比和例证,用最优化的语言,让形象最好的老师讲授。使用这样的产品授课,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均衡化,所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同一个课程产品,不存在教师差异造成的学习效果参差不平,每个教师也可以在设计教学产品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不必在那些很难提高的自身短板上浪费精力,真正落实个性化的教师发展之路。
文章的标题为什叫《最后的疯狂》呢?因为这种方法一定会明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考试成绩。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让应试教育的步伐走得更快些,走得更远些,早一点走到穷途末路,早死早托生,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才能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