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学习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这本书,通俗易懂的文字搭配贴近一线教学的案例解析,让高深的理论生活化,让抽象的理念具体化,真的让我受益良多。我从中收获最多的就是教学理念实施的新思路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认识。
一、教学理念实施的新思路。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到了教学理念的改变,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合我自身的实际来说,我从前几年就已经是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我的教学工作,所以我的问题更多集中在思想与实践的不同步,虽然我知道要创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可在这个创建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读了这本书后,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能够让我的教学理念和实践齐头并进。
金山中学的陈蕾老师在跟我们共读分享中提出一个问题:“你留下的“我心中的教学”的关键词是什么?”我脑海里下意识蹦出了两个词:以生为本和联系生活。
怎样让我的课堂真正的实现以生为本,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王博士提供的三条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是快”给了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中有一点我特别深有感触,就是老师要说的少,学生要说的多。从我自身的教学经历来说,我自己上课比较喜欢叫小老师上台来讲解。我本来的目的是一方面听小老师的整个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观察听课学生的听课状态,结果我发现,虽然老师讲解的更完整更准确,但是似乎孩子们更喜欢听同龄人的表述,他们在听小老师讲课的时候,专注度会更高。我还因为这个问题跟我的孩子们去探讨过,也开玩笑的跟他们说我吃醋了。我想原因可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表述方式和表述用语更贴近学生,他们会站在同龄人的角度,用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然后把这个思路表述出来,这样的交流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更容易接受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有要求,小老师讲完之后,要有一个提问的环节,而听课的学生必须要非常认真的倾听,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从中去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只要老师稍微一两句的点拨,就会激发起他们的竞争的心理。所以我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非常认真的去听小老师的发言,然后去抠小老师发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无论大小问题,他们都会把它提出来。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因为课堂上就是需要有同学勇于质疑,从而产生冲突,然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探究过程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然后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刚开始更多的提的都是小老师不足的地方,因为毕竟是在一种竞争的心理下去提出问题的,所以孩子们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小老师的讲解。所以接下来我是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小老师的问题所在,而且还要发现这个小老师的闪光之处。从简单的提问,慢慢发展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好的地方,全班一起学习,不好的地方,大家以此为鉴。我想这样的一个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组成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的课堂。
当然,我在进行这种方式的教学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花的时间多,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去平衡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之间的一个关系。然后在我学习了王博士教学心法中的“慢才会快”之后又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在教学时之所以会产生时间不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大部分都是从五年级开始带班,所以我也是从五年级才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但是高年级的数学课程相对于中低年级来说,内容是非常多的,所以每一节课我们光花时间把知识点传授给孩子们已经是非常紧迫的了,而学生自己讲解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这种学习方式,是需要花时间去训练的。如果我们能够像陈老师说的那样,从起始年段的课堂上就开展这样的学生活动,比如小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这样学习活动的训练,那么慢慢的到了高年级,虽然我们的课程比较紧迫,但是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让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非常好的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认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一直都是持。积极态度的。从一开始的PPT、投影,到后来微课、希沃白板、授课助手以及现在的段智慧平板、应答器等设备的使用,我都是乐于去学习使用的,因为在使用中我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真的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读了王博士的书后,我发现自己原来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理解太狭隘了,可能这也是很多教师共同的问题,我们都认为在课堂上使用了希沃、投影等工具了就是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了,但实际并非如此,如果按照书中提到的课堂教学效果等级B、A、T,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可能只能算Basic的水平,我们使用了辅助教学的这些信息技术工具,但接下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融合课堂达到生成性教学、团队合作学习和差异化教学的标准。针对这三个标准,我是在我的班级采取了小组式学习的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人单桌,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形成6人一组的小组式学习形态,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团队合作式的学习,有了合作学习就一定会有更多的课堂生成,而由于在分组时已经考虑了各类型学生的平均分布,也因此能有助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接下来我将继续认真学习书上的其他内容,融会贯通以完善自己的这一套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