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这句话,我最早听到,大概是在上初中时,忘了是湖南卫视的哪一档综艺栏目,但清楚地记得是有关谢娜的一期访谈里,她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中,讲到自己远离家乡四川到北京闯荡,临行前,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在外面,要牢记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
大概的意思就是提醒她,多做事,不计较。也正是在这句话的启发下,她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不怕吃苦,即使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也能够记起爸爸的话,化解心理的不平衡,最终成就了自己。
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小毛孩,三观还处于一片混乱的建构期,对这句话也是深信不疑,以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努力践行这句话。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也因此从来也都没有怀疑过,即使学生时代评优不公、工作后被老板少发奖金、被同事独占功劳、被亲情道德绑架等等,都会用“吃亏是福”四个字来寻求安慰,以为到了一定时候,这些吃的亏,都会以各种福报来回馈。
然而,回过头来,仔细一想,其实并没有。
特别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郭德纲和他的弟子曹金云的事,曹金云一纸7000字的长微博,历数从2002年以来,自己与师父郭德纲的14年恩怨。暂且不论文章的真实性,但从文中,不难看出,曹金云从拜师学艺起,没少吃亏,最后竟然落得个师徒恩断义绝,被德云社除名。
这是一个“吃亏是福”的反例,回想起自己经历的种种,加之昨晚好友小A的一通诉苦电话,让我对其更加质疑。
一
小A是我的一个朋友,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任职,专业还算对口,日子倒也还算清闲,收入也在同行业中有竞争优势,如果日子照这样过下去,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前一段时间,公司人员内部调整,她被分配到了一个新的部门,担任一项新的工作,新的工作是需要一些经验和技能的,而且这项技能如果掌握,去其他公司也是很抢手的。按说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可是自从工作岗位调整后,我们之间的通话频率就高了起来,而且大部分是她打过来,不是报喜,而是各种血泪吐槽。
原因其实很简单,归结于同部门的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来得比她早,算是元老级的了。本来二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由于小A的工作比较轻松,空余的时间相对较多,所以这位元老打着“小A工作量不满的,新人需要锻炼”的旗号,跟部门主管申请,要求小A到她的名下担任助理,当然,这些小A当时是不知情的。
所以,问题来了,原本小A是可以轻松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但是没过多久,就被安排处理元老的一些工作了,小A想得也很简单,自己人生地不熟,刚来新部门,还是留个好印象,因此对于这些额外的工作,并没有拒绝。
时间久了,小A发现事情不妙,原本不是自己的工作,自己做了不说,还被元老各种催,“这个文件你处理完了么?”“xx进度怎么样了?”“下午的会议材料准备了么?”小A加班加点地硬着头皮把这些工作都完成了,但心里是10000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生不满,于是开启了和我的电话吐槽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我仍然是拿出“吃亏是福”的金句,对她进行各种教育,一碗鸡汤不够,就多熬几碗。
帮她分析现状:一是没有背景,学历在公司中,并不占优势,其他员工大部分是研究生学历,或者是有海外留学经历,而她,也仅仅是个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而已,工作经验也只有3年不到,在这干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呢;二是元老安排的工作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年轻人多学点,总归没错,以后跳槽都更有竞争力,虽然吃点亏,对以后有好处啊;三是,可以跟主管谈谈涨工资的问题,这样至少自己劳有所得,付出得有回报啊。
总之啊,一句话,元老的安排对自己虽然造成了暂时性的伤害,但长远看,是利大于弊。
开始,这招对小A还挺有效,听完我的分析连连点头,立即表态,准备明天上班大干一场。但没过过久,就跟我说,她实在在这待不下去了,准备裸辞。我一听,事情不妙,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元老对于安排给小A的工作,不仅丝毫没有感谢之意,反倒变本加厉,各种颐指气使的皇太后的态度都出来了,小A前期做的各项准备工作,翻译啦、PPT啦、文档啦,经过元老的稍加修改,成了自己的功劳,在主管面前各种邀功。
小A又是脸皮薄的人,从来没跟人争执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为自己利益争取,所以牙被打掉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她去找部门主管提加薪也无果,终于,久酿的情绪在我们的一次通话中爆发了,她哭着在电话里对我说,自己现在恨死那个元老了,恨不得都要诅咒她,上班的情绪也不高,加薪又无望。说好的吃亏是福,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反倒是成了自己职场上的祸害。
她的话在我耳边萦绕,让我陷入了许久的沉思中……
二
关于吃亏是福这句话,大部分人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听到过。关于这句话的起源,探究了一下,最早出自清朝的书法家郑板桥。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叫做“吃亏是福”,他还给世人留下了一幅对联:“满者损之机,亏着盈之渐。损于己则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意思是说,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
这也成了奉行中庸之道的中国人的金科玉律,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例如,记得听《冬吴相对论》时,有一期节目是专门针对这个话题展开。
举了一个业绩很好的推销员的例子,这个推销员并不具备一般的优秀推销员的特制,一他不是女生,二他不帅。一般的人做销售都会运用别人的善意,也就是别人对你的好,但是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对你真正有善意的买家却是很少的,如果销售仅仅是为了寻求他人的善意,本质上跟乞丐无异。
于是,但他反其道而行,利用被人对自己的歉意来销售。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大客户都是对自己非常不好的,甚至是侮辱性的,但是对于这些“亏”,他却根本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深知,这些客户在对自己发泄情绪的同时会对自己存在歉意,当这些歉意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形式,但前提是对于这些责难,自己一点都不在乎,能够不放在心上,用温暖、包容、和支持来回馈,反倒会让对方对你有一种高于一般人的回馈。
节目中,梁冬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一个老领导曾经告诉他:梁冬,你知道么?你三十岁之前能挣到的钱都是非常有限,如果现在每天1000块钱,你觉得怎么样?(九十年代中期,普通人的工资大概在每月500块),即使这样的话,你一年也才三十多万,还是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
你千万要记住,三十岁之前,千万不要跟你的老板、公司去计较钱,因为这个钱很少,而你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你只要自己有一个能够挣到三百万的心量和三百万的德行。
比如,当某一天有人给你350万的时候,你能够发自内心觉得这是当之无愧的,也就是说你为别人创造了比350万十倍百倍甚至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跟自己的老板讨价还价,给我2000块的工资,我就给你干2000的事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概一辈子只能挣2000块,如果你能够摒弃这种想法,而是觉得,现在能有一个工作,有一个机会让我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视野。
以一种投资人的心态去学习,即使现在看不到回报,甚至是有时候倒贴钱,毫无疑问是吃亏的,但你收获的是一种视野、一种心量、一种智慧,这才是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岁之前应该具备的。
三
对于吃亏,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和不同感受,有人遵循古训吃亏是福,不计较得失,有人则认为这是弱者的一种自我安慰。至于到底是什么,冬吴相对的节目,给了我一些启发,到底是“亏”还是福,这要具体到一个人的心量和气度。也就是说当你有这样的疑问时,不妨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你要明白自己计较的是什么?争取的是什么?你的底线又是什么?
如果你的一再吃亏、忍让,仅仅造成了对方的无下线的纵容,那么你就可以大声地说“NO"了,因为这个状态下的亏,只是给喜欢占便宜的傻B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滋生土壤,然后自己在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默默流泪。
不懂得及时止损,那就只能是亏了。我们生而为人,并不是来这个世界“学吃亏,肯上当”的,没必要苦了自己。
2、即使目前的吃亏状态对我今后的事业、生活有帮助,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心量、气度及耐心?
简单点讲,你明知自己必须要吃亏的情况下,你能忍受吃亏所带来的后果么?如果能,就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终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或目的;如果不能,那就是真的亏了,例如小A,工作当中吃的种种亏,没能成为自己今后跳槽的筹码,反而成了自己生活烦恼的源泉。这种情况下,还是潜心修炼一下自己的忍耐力、包容力比较合适,日后再吃也不急。
3、你具备将亏转换为福的能力么?
吃亏是福,并不是说单纯得什么亏都吃,吃到一定程度就坐等享福这么简单。
首先你要学会判断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犯法违纪是绝对要避免的,即使能挣再多的钱,还是坚决不能做。其次,要明白哪些亏是值得的?哪些是不值得的?比如,想要让自己吃的亏,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取回报,前提是对方是一个人品尚可,懂得感恩回报的人,否则,在别人眼里,你只能是个软柿子、大傻逼。
吃亏是福关键在于心,在于不计较个人的小得失,从生活中,从为人处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醒,并有所改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
愿我们那些年吃过的“亏”,日后都能成为福报,愿你我在摸爬滚打中,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