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垓下之围之后,刘邦如愿成为汉高祖,试想君臣们在那一刻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天下既定,该是幸福生活要来了。那几个被封王的异姓王们估计当时谁也想不到,自己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想造反,然后一个一个的被平叛。
燕王臧荼反,高祖自将击之。
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封为淮阴侯。
废赵王敖为宣平侯。
樊哙别将兵定代,斩陈豨当城。
楚王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虽夷族。
淮南王黥布反,追得斩布潘阳。
我私以为这应该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铲除异姓王的行动。师出有名,要想平叛,就一定要先让他们造反。而怎么才能够让他们主动造反呢,就只能破坏他们和刘邦之间的信任,让他们恐惧。
但是还不能做的太明显,一开始就让他们来个“七王之乱”,那是吃不消的。得让他们觉得事不关己。项羽的旧部是容易先拿来捏的柿子,大肆解决一些官位较低的项羽的旧部,其他的就会风声鹤唳。所以燕王臧荼一定是第一个反的。作为异姓王里战斗力最强的韩信,是一颗定时炸弹,也一定要先拿下,否则他挥杆起义,一呼百应,战斗力太可怕。作为汉初三杰,韩信在楚汉之争之前就有好多次可以反的机会,但是都没有,现在恐怕更没有理由。不管,韩信一定要先拿下。于是就会有人“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拿下的方法也简单,随便找个理由,让韩信独自来见自己,一举拿下。或许是证据实在是不充分,或许刘邦心有不忍,虽是谋反,也只是降淮阴侯。
连韩信都被拿下了,异姓王和刘邦之间的信任彻底被打破了,恐惧的气氛开始四散开来。一点点小的事情都可能让人因害怕而反抗。“小小的事情”实在太容易发生了。
匈奴攻打韩王信,只要找点理由迟迟不救援,韩王信就会求和于匈奴。韩王信一联合匈奴造反,大汉的精兵强将自然也就踏马而来。
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为人忠厚老实,当刘邦过境时,“执子婿之礼甚恭”。可刘邦怎么样呢?也许心情不好,一直傲慢地辱骂之。赵王忍的了,他的相国忍不了,说反了吧。赵王说,不。相国说,那我自己来。刘邦似乎有先知,心动,因不留,早就预感到什么,跑了。然后相国的事就会被发觉。
代相国陈豨是刘邦非常信任的人,否则也不会在代王刘仲弃国而去之后,被刘邦派到代国去。“豨尝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代国是汉朝插在匈奴边境的一枚钉子。可见如果匈奴侵略,刘邦能不尽心?陈豨是楚韩信的旧部,当韩信被将为淮阴侯的时候,曾去看望过,韩信就告诉他,刘邦多疑。如果你要造反,我可以在关中里应外合。陈豨反了吗?没有。陈豨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好宾客”。好嘛,宾客一多,谁不会犯点事。只要刘邦一个个去调查,难免不会有人转为“污点证人”。陈豨就坐不住了。
楚韩信要做最后的挣扎了,夷三族。
这个时候,还剩下的异姓王恐怕也就心知肚明了,轮到自己是迟早的事情了,而且刘邦也不能随便见,一见面就有可能被“因执拿下”。于是刘邦攻打陈豨的时候,向梁王彭越要兵,彭越说,兵可以给你,但是我有病就不去了。不去还行?梁王彭越被剁成了肉酱,还被分成一罐一罐的,分给各个诸侯。
淮南王英布,看到肉酱,能不反?
唇亡齿寒,刘邦处理项羽旧部的时候,其他人都会觉得合情合理,事不关己。谁也想不到,这只是策略。只是分步走而已。异姓王被铲除了,就会有更多的同姓王产生,只是在大势之下,他们恐怕也不会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只是当刘邦对于这些曾经同生共死的部下,御驾亲征的时候,心中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忍?
(2)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情感上,总是可以引得人们的同情。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大势上,却是不得不为之。
由分封制转为郡县制,这就是历史的大势。有分封制造成的春秋战国的连年战火,没有人会看不见的。但这一历史的巨大变革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不可急功近利最大的阻碍就“历史的惯性”,几百年的分封制,造就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允许所谓的中央集权。纵使,这些既得利益者被打倒,新起的权贵们想到的最好的封赏还是裂土为王。几百年都如此,即便你拥有看破历史趋势的眼光,也没法说服这些芸芸众生。
秦始王看破了,大刀阔斧,于是秦二世而亡。他的对手太多。
但是细水长流,难以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不是秦始王,这趟水不会被搅浑。再历经楚汉之战,旧人去,新人来。英雄好汉换了一波又一波。那些有着光荣历史渊源的既得利益者不复存在。
有的是刘邦以及那一群从沛县走出的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是历史变革的基础。
项羽灭秦之后,大封诸侯;刘邦定天下之后,大封诸侯。他们看不到历史的大势吗?我想他们看得到。同时他们也看到了秦国的下场,以及手下一双双盯着他们的贪婪的眼睛。分封制还得继续。
只是分封制要想催生新一批有能力的既得利益者,最需的就是时间。所以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
不破不立,那些既没看清历史的大势,也不懂的唇亡齿寒的异姓王,便一个个都成了“腐朽老旧的势力”。
要灭异姓王,就一定要立同姓王,因为历史的惯性依然存在。我私以为封同姓王和再封一些异姓王,其实没有差别。只是,刘邦此时需要那些“同姓之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最会觉得事不关己,最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直到最后的“推恩令”,“七王之乱”才会起。
要想打破历史的惯性,只能依靠循序渐进的改革。可是没有大刀阔斧的“莽撞行为”,细水长流也很难冲破坚硬的旧势力。所以我们要多一点耐心,也要多鼓励一些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