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被告知你不行,你不擅长绘画,你做不好的。——我现在才明白,学习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生活。”
——《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
这一幕导演真情的流露出现在《他乡的童年:芬兰篇》,芬兰的老师把周轶君揽在怀里,倾听她的眼泪。在初次观影时就触动着我内心的小孩,这似乎说出了众多中国童年的心声,也是对这个时代中国教育的呐喊。
关于审美的教育
——时间、年龄与我自己
“时间、年龄与我自己”的话题出现在导演跟随芬兰老师带孩子去养老院进行体验互动的场景中。孩子们与老人们进行深刻地交谈,通过人生的长度,年龄的大小,以及认知面容差异,去做写实绘画,让孩子们理解和接纳人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面貌”都是最美的,都是值得被尊重和接受的。
这在中国现代的教育中似乎看不到任何传授的影子。也许你被灌输衰老的是被认为无用的;满是皱纹的脸是被认为不美的;如何认知自己似乎本身就是一个空白,孩子们都只能从父母眼中的“镜像我”去看到自己,去不断地思考我要变成什么样子才能被他人接受。
父辈们的审美已经被“上个时代”同质化,从服饰的颜色单一到着装整齐划一,在队伍里永远不被认出,会被推崇为沉默是金的大多数,随大流更是要求子女成长的口头禅。
生在芬兰的孩子们,从很小就有机会去美术馆浸泡提升审美,那我们中国的孩子该怎么办?
关于自然的教育
——人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在日本篇中,日本的幼稚园建筑设计会特别留下自然的痕迹,在孩子们日常的体育运动中要求赤脚。在芬兰篇中,孩子们可以进入森林里采集各式各样不同颜色、不同气味的植被标本,并为其命名,而老师则不会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在没有单一纸笔考试衡量孩子学习成绩的国度里,这似乎就是孩子们的天堂。
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正确答案。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需要大自然,就像童年不需要“人类的执念”,而人类需要童年力量的加持,去成为我自己。
中国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们能够全然接触自然的机会少的可怜,经过学校流水线教育工厂的塑造,生活在网络、机械、AI编织的世界中,自然教育成为了一种奢侈,孩子只能用纸笔测试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问题解决专家,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当代教育的失职。
可是看到了问题就应该去面对,中国精神就在一次次解决难题中去体现。自然教育该何去何从?
关于安全感的教育
——孩子学不会数学,一定是我们教师教授的方法有问题
当周轶君询问芬兰的老师用不用为自己的的职称晋升而担心时,教师们给出了齐刷刷的答案:当然不用,我们这里没有考核、升迁,有的只是教师的自主学习,为了给学生们带来更优良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而努力。如果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不会,一定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我想任何一个中国教育者,听到这样的回答都会非常惊讶。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我内心深处更是升腾起一股温暖,这种温暖来自成年人对于因材施教的信仰带给孩子们的安全感。
而中国的孩子们如果面对这样的假设“我的数学学不会······”,那一定/多半/也许是我的错。如何使孩子的内心从自责到无责,也许是未来中国教育最需要关注与克服的部分?
关于文化的教育
——东方古人智慧也许是解决童年无力的钥匙
在日本,在芬兰,在英国,在以色列等等更多的国家教育中,都显现着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的影响力。日本与芬兰更是以中国孔孟之道为重要的教育理念。
前五集观影中,作为中国人的我曾经一度出现自卑与比较的情绪,但是当看完第六集中国篇,让我肃然起敬。从“他乡”能够回归到“故土”,去敞开自己的五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让人无比自豪。
也许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的民族认同感,30+的我更加愿意去捡拾起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丢掉了的并被无视的民族基因,去看一看更广阔范围内的民族潜意识为中华五千年源源不断的文化积淀带来的成就与自豪。
大概10年前,在异国他乡有一位中国同胞朋友告诉我,西方的社会性问题用西方的文化已经无法解答,需要去东方寻找答案。在当时,我还不是十分认同与理解。但是十年后的全球性新冠病毒疫情给了我一个最认同的解答:东方智慧成为人类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石。
面对中国童年的无力,古人的智慧一定能够激励孩子们追求梦想的行动步伐,让童年的酸甜苦辣都能成为中国儿童人生成长的财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内心的小孩无论经历过多少坎坷与阻碍,最终都会被养大。从他乡回归故土,相信中国的童年力量可以让孩子们走向内心的成熟!
最后,感谢周轶君导演的精良制作,感谢她为父母提升了看待童年的维度与视角。我给不出问题的答案,于是我想向她一样,抛出这个经常被提到的话题:“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如果文章对你看待童年的视角有帮助,欢迎你点赞互动!
分享推动世界,分享改变人生。希望你与我一起坚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