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因此,基层减负,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甩掉的是形式主义的“包袱”,绝不是减责任、减质量、减效率。基层干部要思考如何把握好“减”与“不减”的平衡点,更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减“留迹留痕”不减“主责主业”。随着基层治理日趋精细化,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不仅可以使过往细碎的工作得到真实客观的反映,还有利于为监督检查提供直观的参考。当然,工作留痕的出发点是好的,干事有依据、考核有查证、方便回头看,但凡事过犹不及,不少基层干部为避免日后问责,打卡、拍照、记录、台账样样不落,甚至为“留痕”而“留痕”,把痕迹管理搞成了“痕迹主义”“纸上功夫”。工作干没干,“痕迹”来说话,若一味将“留痕”作为工作目标,无疑变质为形式主义。工作怎么样,人民群众是考官。“减负”不是简单地对工作责任做减法,不能认为工作不用做了、材料不用写了、台账不用整理了,而是要减掉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纸上谈兵”,让主责主业脱虚向实,腾出时间、舒展拳脚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理论政策、钻研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使自己努力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以聚沙成塔的“实迹”充实“痕迹”,让群众“眼能见、心能安”。
减“空喊空转”不减“质量质效”。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宣传发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目前还有少数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喊嗓子”,履行职责“混日子”,看似忙得团团转,却不出成果、不显成效,造成了职责“空位”、口号“空喊”、工作“空转”,结果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久而久之还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落实才是硬道理,落细才能见真功。基层“减负”不等于“减质”,不是减少干工作的力度和抓落实的速度,而是一心一意提高工作质量和质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走出办公室、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钻“矛盾窝”、走“夜里路”、入“废矿井”、进“信访户”,面对面、近距离主动开展群众工作,以“绣花”功夫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口中说的、文中写的,落实为手上做的、脚下迈的,变“空转”为“实转”。
减“内卷内耗”不减“实干实为”。所谓“内卷化”,多用来形容“简单的自我重复”“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样,基层工作“内卷化”现象是一种新型的形式主义和痕迹主义。部分基层干部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追求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造成无谓内耗的原因,最终致使工作量增加、效率低下。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卷”出来的辉煌。“减负”减的不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是减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从形式主义的桎梏和“套路”中解脱出来,在工作岗位上“干”字当头,真干事、干实事,把心思放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该办的坚决办、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想办法办,多察实情、善出实招,推动工作、检视成效。铆定目标,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实干细,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减少“虚功”,增加“实干”,树立不盲目攀比、不脱离实际、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蓝图绘就新方向、阔步新征程的当下,不被“内卷”裹挟、拖慢我们干事创业、前进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