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不仅有玫瑰,还有刺。我需要你懂我。
这几年,司马懿突然被洗白了,诸如“司马懿的几句话,够你职场用一辈子”的小文章,也屡见不鲜。
再加上《军师联盟》的炒作,司马懿突然就火了,成为了职场大佬,腹黑典范。
确实三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司马家却最终能够笑纳天下,不是一般的厉害。很多人就从他身上总结成功学呀,什么耐心,和腹黑,总之看起来都很有道理。
让我来说,他最终能赢得天下,靠的其实是这个:双卡双待,超长待机。
外卡忠君爱国,内卡腹黑奸诈,再加上能生生耗死同辈份的所有人,不赢都不行。
诸葛武侯厉害吧,才智近乎妖,深得全国粉丝喜欢,但是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分分钟耗干净了电量,就像中看不中用的IPHONE。
魏武帝你也牛掰,家大业大,还不是很快被时代淘汰掉了,留下的财产分分钟被不肖子孙败光,就像诺基亚,根底再扎实,也抵不过时代变化。。
还有江东小霸王孙仲谋,守家业厉害,最喜欢哪边有便宜占哪边,一点也不懂装个厚道的老实人的重要性,就像三星。
司马懿不屑得跟他们比,司马懿是谁,双卡双待超长待机,金立语音王。
什么?金立已经破产了。没事,他司马宣王从不赌博。
司马家族在汉末依旧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家族,虽然他的高祖父司马钧是个胜率为零的常败将军,但是奈何家学渊博,就算拿些边角料也能吊打那些没读过书草莽。
但是那时候司马家的期望可完全没有放在司马懿身上,而是全部寄托在了司马懿的天才大哥司马朗头上。
司马懿最怕的就是他大哥,但是在司马朗的言传身教之下,司马懿也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的本领。
汉末名士、杰出书法家胡昭的隐居之处离司马家不远,司马懿很喜欢没事就去拜访胡昭。那时候的司马懿朝气蓬勃,还不是属乌龟的性子,语气里也带着天第一,老子第二的少年轻狂。
这就惹得同来拜访胡昭的一位颍川周生的愤怒了,他恶从胆边起,准备干掉司马懿,这行径大家就理解为校园暴力好了。
但是在这里,希望大家记住一个地名,颍川,这个地方可不同凡响,不仅仅司马懿的一生和它息息相关,甚至连三国归晋的历史走向,也跟这个地方的幕后势力密不可分。
但这些还不是少年司马懿该想的事情,这时候的他已经上了别人的暗杀名单。幸好胡昭怜惜司马懿的才华,以类似于如今班主任的责任心,千里走单骑,制止了周生的暗杀行为。
少年司马懿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后来才得知此事。为了表示对胡昭的敬意,他把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起作了司马师,一个起作了司马昭。
司马懿真正走上历史舞台,是他22岁的时候,被曹操征召当官。司马懿应召,后来的晋书里说司马懿眼看汉朝式微,不愿糟蹋自己的节操给曹家打工。这个应该是最扯淡的说法,司马懿哪有那么好的良心。
与此相同的还有其他几个说法,一是,司马懿不愿意活在大哥司马朗的阴影下。二是袁绍当时还没玩完,司马懿不看好曹操。
我个人比较喜欢更另类的一个说法,司马懿不应召,是因为看不起举荐人。
举荐人是时任河内郡的太守魏种,他是兖州人。
当时曹操的阵营里,文官系统由汝南与颍川的士人把持,部队系统由沛国与谯郡的武人把持。兖州人的代表就是程昱,他是曹操的五位谋臣之一,但是兖州人在曹营的地位,远不如颍川人。
在当时,中国的官僚系统最讲究的一个就是乡党,大家都爱抱团取暖。如果司马懿应召,就等于自愿加入了兖州党,这是一个潜规则。但是司马懿心气高,他更为中意的是,今后左右时局的幕后黑手颍川党。
说起来,因为不待见举荐人而拒绝征辟的事儿,程昱也干过。当初刘岱很赏识程昱,但他不看好刘岱,拒绝了几次征召。后被刘岱表为骑都尉,程昱索性装病。
司马懿为了躲避征召,也装起了病,装的是风湿。风湿这个病,说来玄妙,你说他好不了,十年八年可能都不行,你说哪天好了,它就有可能突然好了。
29岁,装了七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司马懿终于应召了,一个原因是他妻子张春华怀上了他的长子司马师,另一个原因是大哥司马朗当上了曹操的秘书。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次的举荐人是荀彧,颍川党党魁,曹操阵营内第一文官。
于是,终于搭上了颍川人小船的司马懿,开开心心地上任了。
晋书里说,魏武帝初见司马懿时,就觉得他有狼顾之相,所以一直提防着他,没有给他安排要职。
仔细一推敲就很奇怪,因为司马懿第一份工作就是陪“太子(未来)”读书,成为了曹丕的小伙伴。要是你觉得哪个孩子是个坏小子,你还会把今后可能继承衣钵的孩子交到他手上么?
所以,我认为,有很大可能晋书这部分内容,大概率只是为了替晋代魏找个借口。大家看好了,是魏武帝先动的手,司马懿时被迫反击的。
但是,司马懿运气很好,从他接受征辟,到曹操病死,只有八年时间。司马懿又帮曹丕夺嫡成功,此后前面一片康庄大道。
黄初元年司马懿先为尚书,随后又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到了黄初二年,已经是尚书右仆射。黄初五年,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曹丕病逝后,遗命的三个辅政大臣,就是宗室曹真、颍川代表陈群、河内人司马懿,司马懿终于走到了人生高峰。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彻底展现了一流谋士的能力。
36岁,司马懿跟随曹操降服盘踞在汉中的张鲁。
38岁,帮曹丕夺嫡。
40岁,关羽水淹七军,曹操烈士暮年,变怂了,准备迁都。司马懿提出联合东吴,背后捅关羽一刀的毒计。
41岁,主持曹操葬礼。
42-46岁,升任中央政府秘书长、副总理。又转任军职,出任曹魏军队副总司令。但一直没有领兵作战的机会。曹丕三次御驾亲征,都委任司马懿在后方坐镇。
47岁,击败了兴兵来犯的战五渣诸葛瑾。
48岁,擒斩孟达。这才算是司马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牛逼的功绩。可能大家觉得不咋滴,但是孟达真的是个能人。
孟达原先是蜀国悍将,叛逃魏国,后来又琢磨着想跳回蜀国,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朝秦暮楚之人。
但是统军的本事是真的强,要知道,诸葛武侯的治军能力那简直是强到可怕,孟达却能养着一大帮亲信,想跳槽去哪就去哪,这股军队姓孟,不姓蜀,能在诸葛亮手下完成这种壮举的,只有他了。
孟达向蜀国发出信号,表示自己想再回归蜀国。诸葛亮一想,这小子太麻烦了,根本信不过,于是把这个消息放给了司马懿,准备借刀杀人。
这对司马懿是个大礼物,当时魏国西线负责人是曹真,地位甚至要在司马懿之上。司马懿为了增长自己在军中的军威,既不通知曹真,也不上奏曹睿,擅自发兵,先写信稳住孟达,然后彻夜长途奔袭,一举擒获。
孟达是三国时代里,唯一一个同时被诸葛亮和司马懿一同算计了的人物,死得不冤。
59岁,辽东太守公孙渊宣布独立,生生耗死了诸葛亮的司马懿被魏明帝曹睿拿来驱虎吞狼。只给了他四万人马,让他去单挑东北亚霸主公孙渊。
司马懿绕开防线直扑其都公孙渊所在的襄平,以少胜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战役。从此鼎定了他在魏军中的无上地位,这下子连魏明帝拿他也没办法了。
司马懿的成功学,就是绝不相信偶然,有机会一定要去争取,甚至是越权的行为,他都有胆子干。
但这也和他平时的人脉经营不无关系,所以他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去颍川党,这就跟现在找工作一定要先去世界五百强一样。到了一个高度,你认识的人,就能够对今后的你产生绝对大的帮助。
再加上司马懿自己有能力,曹家已经尽可能地给司马懿找茬。但司马懿次次化险为夷,完成了别人完不成的壮举,智谋方面绝对是一等一的。
所以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即使是曹家想动司马懿也动不了,一动他就是在动整个颍川党的蛋糕。
魏明帝曹睿曾与大臣陈矫有这样一段对话。
曹叡问:“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
陈矫说:“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晋世语》
司马懿绝对是后三国时代的能人:
破公孙于辽东,兵贵神速。擒孟达于上庸,策无遗算。
与诸葛对峙,能以逸待劳。破吴兵四路,又稳操胜算。
提拔邓艾于寒门,慧眼识才。推广屯田于边塞,以备军需。
镇守京畿,文帝比之为萧何。三朝托孤,明帝依之为霍光。
司马懿的聪明绝不仅仅是隐忍就能概括的,至少对付普通人,他根本不需要拿出隐忍来,他是个善决断之人。侵略如火,一旦决定了,就快刀斩乱麻式地进行。
人的前半生不能怯懦,得有一股不畏惧的勇气。
这样才能在你被困难纠缠的时候,轻松地干掉它们。
人不能上来一遇上困难就想着要隐忍,那就失了心气,整个人也就怂了。那算不上隐忍,只能算认输。
隐忍这事还是得分对手。
不能还年轻,就认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