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初二,天气晴好,午后更是春暖洋洋,感觉窝在家里不出门有点可惜,夫妻俩随即决定去春游。
电梯口遇到邻居,说这几天的苏州景区,无论园林还是名山甚至太湖边,都是人满为患,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外地员工苏州过年,门票全免。
怪不得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都预约不上了,那就去沧浪亭吧!按照先生的说法,那是个冷水弯头,平时游客不多。
绿色出行,乘地铁四号线到南门站,沿人民路往北步行几百米就到了沧浪亭景区。三十年前,我和先生去苏州市里逛的第一个园林便是沧浪亭,今天重游,竟然历历在目。
沧浪亭,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隅文庙之东,占地面积约1.1公顷,为苏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园林。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
苏州园林大多为封闭式,院墙高筑、内外隔绝。沧浪亭颇有不同,未入园林先见园景,一湾清流将园紧紧环绕。当年,北宋苏舜卿罢官流寓苏州,一日过此,爱而徘徊。"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坳隆胜势,遗意尚存"。遂以四万钱买得。取《楚辞·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为沧浪亭。可惜,苏舜卿在沧浪亭只住了三年多,便去世了。
沧浪亭的与众不同是进门前先要经过一条弯曲的石桥,桥下是河,弯弯河水将景区围住。
进口处排队,游客比平时明显多。我们刷市民园林卡,顺利放行,外地员工网上预约的0门票,必须亮出预约单,让工作人员逐个检查。
新春期间,景区厅堂都贴上了当地书法名家所写的春联,又有梅花展和兰花展的加入,逛园林既可赏景又可赏书法,获益匪浅。
河边的“静韵”亭里,有苏舜钦的《沧浪亭记》。
据说当年的“看山楼”,站在上面,可以看到远处的上方山、七子山、灵岩山、天平山等,现在都被高高的建筑物所挡住,只见楼房不见山。
沧浪亭里有个“五百名贤祠”,刻有与苏州历史有关的594位人物平面雕像。
上图就是著名的“沧浪亭”,石柱上的对联各取欧阳修、苏舜钦诗中一句,属于好友间的合璧佳作。
沧浪亭上刻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联为清代学者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的集句联,该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从沧浪亭出来,去河对面的“可园”。
五代末年,此处是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一隅,后渐废。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韩世忠居沧浪亭,辟其址为宅院,增修扩建,成为“韩园”宅邸。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抚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名“乐园”。乐园建成后,其东面为正谊书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实为一体。沈德潜曾读书于此。有人曾误以为是“行乐”之乐,乾隆间大吏说是“行乐不可训也”。道光七年(1827年),布政使、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易名为“可园”。当时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坐春舻、濯缨处等景点。泾县朱珔来主正谊书院讲席,他在《可园记》写道:“园之堂,深广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绝故颜,堂曰艳清。池亩许,蓄倏鱼可观,兼可种荷,缘崖磊石可憩.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风,可观月,四周廊庞可步,出廊数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缨处,旧园外隔溪即沧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缨也。
由此可见,园址与沧浪亭同源,园名也与沧浪亭同源,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之句。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也曾在园内讲学。
可园曾是沧浪亭的一部分,后来才分开。可园中间有个河塘,周边景物倒影水中,非常唯美。这阶段,河边柳树萌芽,缕缕绿色随风飘扬,是为园内新景。
与沧浪亭一样,可园也有兰花展以及书法名家的作品。
可园有多个品种的大片梅林。此时,梅花盛开,香气四溢,满园芬芳。
赏梅何处去,可园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