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磨蹭蹭,今天终于抓起笔来,写我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天池。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天池让我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传说中的瑶池,而是天池边那两棵连理古榆,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还有那一坡坡苍郁挺拔的天山雪岭云杉。
真是不来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我们为了上天池,前一天就专门沿216国道从白沙湖往这个方向赶,晚上还在一个地方留宿一宿,就这样,到达天池时,已到了下午的5点左右了。
先宕开一笔,我们从白沙湖返回途中,又见一景。大概还是得益于额尔齐斯河的哺育吧,有很大一片地域,像极了俄罗斯乡村油画:在一道道广阔的缓坡上,牧草丰茂,偶尔有一两棵树,长得不甚高大,但树冠繁茂。散落的草垛,增添了这里的异域特色。实在想停下来看看,但因为行程的关系,只能忍痛错过,留待下次吧。
漫漫的准噶尔盆地,杳无人烟,好像路永远没有尽头,薄薄的日色更增苍凉。到了下午5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天山天池脚下。入山的路两旁,是一阶一阶的潺潺流水,两旁的山色,泛着与这个季节不太相称的秋黄,与我之前看过的<天山景物记>中的印象相去甚远。但越往山里走,树木越多越高大。成片成片的天山雪岭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挺拔高大,郁郁苍苍。区间车在盘山公路间行不多时,我们便上到了闻名已久的天池。
说实话,如果是先来的天池,后去的喀纳斯湖,我也许会被湛蓝碧透的天池水吸引,但去过了喀纳斯湖,再见天池(喀纳斯湖是天池的12倍以上),只觉无出其右。吸引我眼神的,倒是远处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我们去的时候是8月23号,按说已过了盛夏季节,这里离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并不远,火焰山热得让人十分钟都呆不住,这里山峰上的积雪却终年不化。真是同一地域,冰火两重天。初中学地理时,老师说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赤道上的白雪公主,总觉得不可信,今天信了。
叹够了博格达峰,赏够了天池水,我们便去寻找贺导提过的“定海神针。”
天池就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据说有一年西王母生日,在这里开蟠桃盛会,广邀各路神仙,唯独忘了请瑶池水怪。席间水怪便兴风作浪,搅得周天寒彻。西王母怒不可遏,拔下头上的一枚碧玉簪,掷入水中降服水怪,顿时瑶池风平浪静,蟠桃会继续进行。而那枚碧玉簪,落地生根,化成了一棵榆树,镇守天池边。成了今天天池著名的八景之一“定海神针。”也许是怕那棵榆树孤单吧,不知什么时候,在它旁边又长出了另一棵榆树。这两棵古榆,一大一小,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最奇特的是它们的身姿,像两个探身拥抱彼此的恋人,“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以前只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中知道有连理枝,今天见了这两棵树,方彻底信了。这里的海拔约1910米左右,一般不适合榆树生长,据说天池周边也绝少见榆树的踪迹,但是它们两个,相携相拥,你不言,我不语,同观日出,同沐落辉,共同抵御风雨,无论风刀霜剑,无论溽暑寒催,牵臂相守,恒久伫立。
我们因为上山迟,返回时已是“素月出东岭,皎皎万里辉。”了,天池边已几乎没有了人迹。今晚它俩沐浴着月华,会不会悄悄私语?都回来这么长时间了,我时常会想起这两棵树。天池每年热闹的时间也就那么几个月,剩下的日子,便只剩下它们与这山水相守了。所以你如果去了天池,走到这两棵树旁,一定别忘了多看它们几眼,捎去我的问候。
在天池边的特色餐厅吃过晚餐,下山时,已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时候了。往往这种时候,没有了行色匆匆,才能真正体验到旅行的乐趣。去停车场的路上,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或低语,或悄唱,亲情友情得到了尽情的释放。车行在盘山公路间,这时的我才有空细细观察陡坡上的雪岭云杉,它们一片片,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扎根在薄土破岩上的山坡背阴处。有的地方陡的人都无法站立,但就是在这些地方,它们却一棵棵更加苍郁。突然想起妈妈说的“人物一理”,这些雪岭云杉,不正像在艰苦环境下磨砺的人,更容易成才吗?
窗外的景色渐渐模糊,黑黢黢的山峰一座座一掠而过,伴随我们的,唯剩淙淙流水声。到了山脚已近十点,一下车,猛抬头,一轮朗月静静地悬挂在天山的夜空,月亮边的星星,历历可数。因为时差的关系,一片绚丽的晚霞正在山梁上慢慢褪去,那是怎样一片瑰丽的霞光呀!人们惊叹着,徘徊着,久久不愿上车。我们的新疆之行,也在这一片明丽的晚霞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前两天,央视国庆专题,拍了天池上的游船,航拍了喀纳斯湖,还介绍了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前两天,阿勒泰地区又降温了,早早地,天山南北便下起了雪。从此,新疆对我来说,再不是地图上的一个标志,而是鲜活的山山水水,青冥的长天,广袤的地域。有了这次新疆之行,从此便对这个地方多了一份牵挂。
这里据说有野马、野驴(现在少见了),野驴看见车,会一直追着跑。这时,你就要开慢点,要不会把驴累死的,当它跑的超过了你,就满足地离开了__犟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