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冬天,很冷很冷!突然间就降了一夜的大雪。
黎华恋恋不舍地从温暖的被窝里,挣扎着一点一点地挪了出来,迅速穿上母亲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外裤是乡里制衣店量身定做的粗布棉裤,外套是母亲用棉花给做的棉袄,套上那双解放棉鞋,吃过两碗热腾腾的番薯粥,便开门上学去了。
门口的小巷已被白皑皑的大雪覆盖,房顶已看不出瓦片的形状,屋檐下挂满了冰凌,用黎华他们的话说就是“哇!挂凌咚了!”。
沿着大人更早些踩出的脚印,黎华一蹦一跳地往学校走去,有些脚印坑里已经有了些许雪水,这时,黎华就会用自己的小脚冲进纯白的积雪中,“扑哧”一声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印记。
冬日的清晨,天亮的很迟,本来是看不见路的,因为积了一夜的雪特别的白,便显得格外的清新和明亮了。
黎华随手从路旁低矮的院墙上拂起一捧雪,用双手慢慢揉成一个小雪球,偷偷地藏在身后,默默地盘算着该把这个小礼物送给哪个幸运儿!
走到教室门口,狠狠跺了跺双脚,刚甩掉残留的雪,黎华便看见小飞正鬼鬼祟祟地从操场那边过来,“看招!”两人同时互丢了一个雪球,又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由于积雪太厚,按例的晨跑也便取消了,教室里又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天太冷的时候,学校是允许学生带个小火炉上学的,特别是女生,带的小火炉既精致又保暖。里面是盛放碳火的小容器,圆鼓鼓的,外面用竹篾编织的竹笼包上,捧着就不会烫手了,盖上一个金属盖,既保温又暖手,小火笼还带有一个提手,方便携带。这或许就是暖宝宝的雏形和祖宗了吧!
阳光慢慢从窗户透了进来,映照着一张张两颊通红的小脸,呼出一口气,便有如一缕青烟,在空气中慢慢飘散。
一到课间,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从教室里飞奔而出,在操场上恣意地玩耍打闹。黎华他们也滚起了雪球,从一开始的两人到最后的近十人,雪球越滚越大,推的人便越来越多。
后山的另一边是一片竹林,稍幼小的已经被积雪压弯了腰,这时轻松一跳便能抓住竹稍,抖掉竹稍上的雪,调整好手的位置,脚往地上一蹬便飞了起来。弹到半空后,由于人的体重,竹稍不禁又垂下来,再一蹬再起飞……实在是其乐无穷!黎华说,这就是他们自己发明的荡秋千了。
南方下雪,白天是很难积起来的,晚上积的雪到了白天也化得格外快,特别是阳光好的时候。不像北方,由于空气干燥,哪怕天天都是大太阳,没有十天半个月的,你那房顶的雪还是白皑皑的。这不,到了放学的时候,除了黎华他们堆的大雪球,操场上已经看不到积雪了。
走在放学的路上,泥泞的小路由于雪水的浸泡,反而更加难走了。路边的杂草里偶尔还能看到零星的雪,而屋顶的积雪也已越来越斑驳,雪水顺着屋檐正滴滴答答着,只有远处的山上,依然是白茫茫的。
意犹未尽的黎华边走边想,晚上再来一场大雪吧!越大越好!用刚学的谚语来说应该是个好兆头呢——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