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蒋勋说宋词,觉得对宋词,对那些词人,剖析那些诗词背后的情感起伏,觉得有了更多感悟。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李煜,很小的时候接触到乌夜啼,虞美人,不识曲中意,只是觉得真是美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看似简单的比喻,寥寥几笔,写出无尽的怅惘,仿佛每个人都有这样剪不断的烦恼。那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啊,即便是不懂,读来也是忍不住感慨。
后来,虽然知道李煜是亡国之君,争议颇多,但还是爱他词中凄婉悱恻,情感赤诚。蒋勋却认同王国维的李煜对于词传播的贡献,“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更从细微处入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拂了一身还满”,都是非常生活化的语句,一个爱唱流行歌曲的帝王对后世的影响就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剪不断,理还乱到现在仍然在沿用。加上琼瑶小说推波助澜,其实李煜的受众是非常广的,出于伶工曲,领衔士大夫传播,千百年后还能转化为流行文化深受喜爱,也许这就是李煜词文化的魅力吧。
虽然对“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熟记于心,但看蒋勋说才意识到这十二组双音节,全部是堆叠,把李煜的阻碍、困顿、一走一停的感觉全部描绘出来。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确如此!
不同的读者自然千人千面,但大家的见地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又深感赞同,还能引发更多联想,或许这就是不光要读经典,也要读辅助解读的书籍的缘由。
里面说李煜追忆繁华的生活都是些琐碎的事,很生活化,如同红楼梦里,总是在吃饭,繁华的回忆里好像都挺类似,并没有什么伟大的事发生,是啊,初见林妹妹时是吃饭,最快乐的赏雪联句是吃鹿肉,写螃蟹诗是吃螃蟹,行令掷签暗藏后事也是在夜宴,宝玉和玉玔和好是因为喝汤,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精彩表现也离不开吃,及至中秋夜闻悲声也是在吃饭……繁华事散逐香尘,那么多的过去,那么多的情感,难以忘怀的种种人事,都在各种平凡的小事里,一餐一饮,一粥一饭,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万千情丝都藏在细微末节的字里行间。
当习以为常的生活被打破,当理所当然变成曾经,江山不再,故人永隔,巨大的冲击带来深重的创口,激发出作者的创作力,作品才能拥有穿越时间仍然动人的力量。把亡国、亡家情感扩大成为对生命的一种繁华幻灭之间的一个最高的领悟。我觉得这既是曹雪芹的成功之处,也是李煜不朽的缘由。
宋词本特别于细小平实处感人,但李煜词实在是我无法绕开的心头好。再读每字句,觉得孤独迷茫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