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节日中我们说过,兴趣班是必要的,当时也提到,还有相当比例的英语班、国学班、幼儿速算等和小学的文化学习比较密切的提前教育,参加学习的孩子也不在少数。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能掌握几百个单词或汉字了,基本的加减乘除、乘法口诀也都烂熟于心了。
这种学习有必要吗?虽说可以让孩子提前掌握一些知识,不至于上学的时候跟不上进度,但也确实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啊。
如果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足够灵活,趣味性足够浓,也可以引起孩子足够的学习兴趣,孩子也会愿意上的。在这一点上,和其他的兴趣班没有什么两样。这一类学习班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功能性——为小学学习打基础、做准备。
这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小学学习需要提前做准备吗?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家长给孩子报学习班的积极性就已经是在用行动给答案了。
这也许是一种无奈,但更大的可能是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展现。假设,你孩子的班级有30个学生,已知其中有一个学生在上课外辅导班,请问,你要不要也给孩子报班?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课外辅导你觉得无所谓,那要是有十个孩子已经参加辅导了呢?你还决定不给自己的孩子报班辅导吗?
这是竞争逻辑的必然,一个人出招了,其他人如果不想落后,就必然要跟进。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越发达的城市越普遍。由于现在的竞争过于激烈,而竞争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竞争必然向两端延伸:往前就是幼儿园小学化,往后就是考研、考博。
在我们的文化里,在当代父母的脑袋中,普遍还是认可“学而优则仕”的道理(学而优能挣钱、学而优能稳定都可以)。而“学而优”的检验标准就是考上大学,也就是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如果再是“好的大学”就更开心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和发展。
那考上好大学的前提是什么呢?是要考上普通高中,因为只有上了普通高中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而上普通高中就需要在初中的时候学习好,能跻身前50%(青岛的普高录取率大约在50%),要想初中学习好就需要小学打好基础。说到这里,家长热心的给上幼儿园的孩子报学习班的原因就渐渐清晰了: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上学后自然会相对的轻松,孩子的自信自然会得到加强,学习兴趣也可能更加的高涨,好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可能也就水到渠成了。
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不以个人的喜好而改变,并且不针对任何个人,是普适的,也是公平的。那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如果要参加游戏并想在竞争中胜出,那就要弄明白游戏规则并遵守它。
但问题是,这种提前的教育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吗?
李子勋老师在其《家庭成就孩子》一书中就明确写到:孩子在7岁以后接触文字才是符合规律的。此时他的左脑开始发育,右脑也越来越饱满,他可以认识大量的文字并将其归类。在这之前可以鼓励孩子说话,但是不一定要鼓励他认字。
认字是什么?我们给孩子讲这是花、苹果之类的语言信息,当孩子没有一个中间的思维过程替代物“文字”时,他的思维过程是以实体方式、以图形方式完成的。在孩子还不知道“苹果”这个名称之前,当他想吃苹果的时候,就会详细的描述这个水果的特征: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但当他掌握了“苹果”这个词之后,就会直接告诉你“我要吃苹果”,这样孩子的大脑就“变懒了”。所以,孩子的早期要尽量多的接触大自然,让自然的刺激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学习。
应该说,理论完全正确,大脑也确实是按这样的规律发展。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一种最好的状态,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人也就必然只有少数。
为什么?因为人在这个社会中不能单独存活,必须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等重要——相匹配、相适应。
在过去,如果生活在农村,有劲、能干活才有竞争力。现代社会,力量大就过时了,需要的脑子活,有思想、能思考。对了,还需要一张大学文凭。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让孩子多学点,就可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当然,如果你有能力既让孩子多接触了自然,又能在考试中胜出,那自然更好,但这需要家长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其次,特立独行的教育模式自然会感受到特别的压力,这也是需要家长承受的。比如现在有不少的爸爸妈妈自己在家里教孩子,美国甚至已经有公司单独给这些孩子编制教材了。
离开大众教育需要家长有足够的定力,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足够的思考。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跟着大众走是比较保险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本性——从众。从众没有好坏褒贬之分,这是群体生物的一个基本特性。
回到十几二十年前,我们考大学时,大家都是“业余运动员”,都根据自身的“原始条件”参加竞争,聪明的学习就好点,用功的考试分数就高点。那时候考90分可能就是班里第一,就能考上大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整体水平真的是水涨船高,现在再考90分可能就是倒数第一了,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按照专业运动员的模式在训练。
所以,家长如果选择让孩子进入这种大众教育,并希望在竞争中胜出,那培训班就是有必要的。剩下的问题仅在于,怎么上、上哪一类的培训班,以及怎样引导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