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们首先了解题目中“次”是临时停留的意思,“次北固山下”就是旅途中临时停留在北固山下。那北固山又在哪儿呢?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我来介绍一下,不过这个知识点不重要,大概了解一下即可,不用刻意去记忆。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市的长江边上,镇江处在南京和上海之间,离南京不远,与扬州隔江相望。北宋王安石曾写过《泊船瓜洲》,诗中的“京口”就是镇江;南宋辛弃疾也曾写过《京口北固亭有怀》等。
其次了解一下本诗的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常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活动,往来于吴地和楚地之间,其他情况不详。写这首诗的时候是那一年的腊月,快过年了,王湾沿长江东下,经过镇江。
“客路青山外”,“客路”是旅客要走的路,就是旅途。这里的“客”指诗人自己,不在家乡在外地,当然是“客”。“青山”就是北固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要走的旅途还在北固山的那边。
“行舟绿水前”是说我现在还在北固山下长江的小船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人在船上,心在山外,可见行色匆匆,心情比较急切,肯定是有什么事要办。快过年了,再不急的事也成了急事了。
“潮平两岸阔”,“潮平”就是江水上涨,与两岸齐平。那为什么潮水会上涨呢?是因为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江水就上涨了;江水上涨了,两岸自然显得开阔了。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早。
通常情况下,人心中的情与眼中的景是密切相关的,眼中有怎样的景,心中就有怎样的情。在这句诗里,诗人看到“潮平两岸阔”的景,可以看出他的眼界是开阔的,他的心胸是开阔的。有没有道理?
“风正一帆悬”这句话不太好理解。“正”我们首先想到是端正的意思,风很端正咋理解?这不对啊,从来没有人说过“风很端正”的话。再想一想,“风正”表明风刚好合乎人的心意,是顺风行船,不然也不会说它“正”啊。 “悬”,就是悬挂。“一帆悬”就是一叶白帆高高悬挂,呈现下垂状态,不是被风吹得满满的那种状态,那叫“一帆满”或“一帆鼓”。所以这个风除了是顺风之外,还是柔和的风。这么说来,这个“正”既写出是顺风行船,也写出风是微风、和风。因为风“正”,所以能够“一帆悬”。反过来想,如果不是“顺风”,那就不能“一帆悬”;如果不是“和风”,那也不是“一帆悬”。这个“正”包含“顺风”与“和风”两层意思。
这两句诗写景相当传神,对仗工整,意境开阔,通过“一帆悬”这一小景,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神韵,写出了长江下游早春开阔秀丽的景色,诗句中流露出豪迈的气概,可以看出,作者心情是比较舒畅的。
“海日生残夜”,太阳从东方海面上升,所以叫“海日”。“生”就是升起。什么是“残夜”呢?就是天将亮而未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残夜还未消退,太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海上升起。
“江春入旧年”,“江春”是说江上已经呈现出春意。“入”就是进入,这个词写出了一种生机勃勃,势不可挡的力量。什么叫旧年呢?就是新年还没来,可不就是旧年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还没过年呢,江上已经呈现出春天的生机。这年的春天来得早。
这两句诗,一句写昼夜的时序更替,一句写冬春的季节转换,诗人王湾觉得这时间一天天的过得也太快了。
这两句诗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名了。王湾有个老乡叫张说,是王湾同时代的人,曾经担任过一任宰相的,他把王湾的这两句诗写到自己政事堂两旁的柱子上,可见他有多么欣赏王湾的这两句诗。
人们欣赏这两句诗,不仅仅因为它提醒人们时间过得多么快,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们觉得“生”和“入”这两个动词用得特别好。他们把“海日”和“江春”给拟人化,生机勃勃,非常有气势,非常有力量,驱逐黑暗,赶走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人们还觉得“日”和“春”象征着新生的美好的事物,而“残夜”和“旧年”则象征着落后的旧事物,那这两句诗就揭示了新生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乡书”就是家信。“达”就是到达、送到。把我的家信送到哪里呢?“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把我的家信带到洛阳去。表明诗人想家了,毕竟快过年了嘛。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联和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对了,你觉得张说为什么会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题写在政事堂的两边呢?